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古城遗址位置及其附近的古河床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古城消失的原因可能是( )
①滑坡、泥石流频发 ②过度使用水资源 ③人口增长过快 ④火山喷发频繁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按照河流沉积物的变化情况推测,历史上该古城附近地区环境最好、水草最丰美的时期应是( )
A.甲地层沉积时期 | B.乙地层沉积时期 |
C.丙地层沉积时期 | D.丁地层沉积时期 |
读世界不同地点气温和降水年变化图,完成22~23题。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温带季风气候;④地中海气候 |
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
C.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
D.②亚热带季风气候;④地中海气候 |
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南美洲分布广泛 |
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
C.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大陆西岸 |
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大陆西岸 |
读图,完成19~21题。图示岛屿的山脉主体走向大致为
A.南北 | B.东北—西南 | C.东西 | D.西北—东南 |
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
A.甲、乙两河流汛期均出现在夏季 |
B.平均流速甲河较乙河快 |
C.流量甲河较乙河大 |
D.含沙量甲河较乙河大 |
乙河流域处于
A.热带雨林带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C.热带草原带 |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因时制宜地进行了三次工业结构调整,通过实施积极有效的产业发展战略,使其逐步成长为世界经济强国。读表,完成17?18题。关于日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调整,日本具有发展初级产业的比较优势,承接了拉美国家的初级产业转移 |
B.第二次调整,日本工业的主导产业从轻工业调整为高科技工业 |
C.第三次调整,日本环境污染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
D.第三次调整,日本工业结构实现了由劳动力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的飞跃 |
关于日本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岛国多良港,海运发达
②人口众多,产品主要供应国内市场
③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④经济对外依赖性强,制造业多临港布局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读图,P岛是由沿裂谷溢出的上地幔物质堆积而成, 2010年春季,该岛的火山多次喷发,目前已进入火山喷发活跃期。读图完成14~16题。P岛多火山,多地热资源的原因
A.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
B.位于亚欧板块内部 |
C.位于美洲板块内部 |
D.位于大西洋的海岭附近 |
造成图中甲、乙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 B.洋流、地形 | C.太阳辐射、洋流 | D.盛行风、地形 |
P岛的岩石经外力作用后可形成
A.沉积岩 | B.变质岩 | C.石灰岩 | D.岩浆岩 |
读图,回答12~13有关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
B.铁路线均位于西部平原
C.A、B两城市所在的自然带类型相同
D.B、C两城市间的距离超过100千米已知D区域的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其形成原因是
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对流雨
②地处山地迎风坡,容易形成地形雨
③盛行东北季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④沿岸有暖流经过,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A.②④ | B.①②③ | C.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