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纸带运动,用打点计时器打下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按打点时间先后顺序,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得到A、B、C、D、E 五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得B、C、D、E各点到A点的距离分别为AB=7.60cm,AC=13.60cm,AD=18.00cm,AE=20.80cm.由此可知,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加速度方向与小车运动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
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方法估测反应时间。
首先,甲同学捏住直尺上端,使直尺保持竖直状态,直尺零刻度线位于乙同学的两指之间。当乙看见甲放开直尺时,立即用手指捏直尺,若捏住位置的刻度读数为
,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重力加速度为
)。
基于上述原理,某同学用直尺制作测量反应时间的工具,若测量范围为0~0.4
,则所用直尺的长度至少为
(
取10
);若以相等时间间隔在该直尺的另一面标记出表示反应时间的刻度线,则每个时间间隔在直尺上对应的长度是的(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电压表满偏时通过该表的电流是半偏是通过该表的电流的两倍。某同学利用这一事实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半偏法)实验室提供材料器材如下:
待测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为3 000欧),电阻箱
(最大阻值为99 999.9欧),滑动变阻器
(最大阻值100欧,额定电压2
),电源
(电动势6
,内阻不计),开关两个,导线若干。
(1)虚线框内为同学设计的测量电压表内阻的电路图的一部分,将电路图补充完整。
(2)根据设计的电路写出步骤。
(3)将这种方法测出的电压表内阻记为
与内阻的真实值
先比
(添">""="或"<"),主要理由是 。
某学生用图(
)琐事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的懂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只带的一部分如图(
)所示,图中标出了5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
(1)物块下滑是的加速度
=
;打点
点时物块的速度
=
;
(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求出动摩擦因数,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物块的质量B.斜面的高度 C.斜面的倾角
图(
)为某同学改装和校准毫安表的电路图,其中虚线框内是毫安表的改装电路。
(1)已知毫安表表头的内阻为 ,满偏电流为 ; 为阻值固定的电阻。若使用 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 ;若使用 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 。由题给条件和数据,可求出 , .
(2)现用-量程为
、内阻为
的标准电流表A对改装电表的
挡进行校准,校准时需选取的刻度为0.5、1.0、1.5、2.0、2.5、
。电池的电动势为
,内阻忽略不计;定值电阻
有两种规格,阻值分别为
;滑动变阻器
有两种规格,最大阻值分别为
。则
应选用阻值为
的电阻,R应选用最大阻值为
的滑动变阻器。
(3)若电阻
中有一个因损坏而阻值变为无穷大,利用图(
)的电路可以判断出损坏的电阻。图(
)中的为保护电阻,虚线框内未画出的电路即为图(
)虚线框内的电路。则图中的
点应和接线柱(填"
"或"
")相连。判断依据是:。
某物理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粗制玩具小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时的速度的实验。所用器材有:玩具小车、压力式托盘秤、凹形桥模拟器(圆弧部分的半径为
)。
完成下列填空:
(1)将凹形桥模拟器静置于托盘秤上,如图(a)所示,托盘秤的示数为
;
(2)将玩具小车静置于凹形桥模拟器最低点时,托盘秤的示数如图(b)所示,该示数为
;
(3)将小车从凹形桥模拟器某一位置释放,小车经过最低点后滑向另一侧,此过程中托盘秤的最大示数为
;多次从同一位置释放小车,记录各次的
值如下表所示:
序号 |
1 |
2 |
3 |
4 |
5 |
(
) |
1.80 |
1.75 |
1.85 |
1.75 |
1.90 |
(4)根据以上数据,可求出小车经过凹形桥最低点时对桥的压力为 ;小车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重力加速度大小取 ,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