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
| 烧杯号 |
液体 |
质量(g) |
初温(℃) |
末温(℃) |
加热时间(min) |
| 1 |
水 |
300 |
20 |
30 |
12 |
| 2 |
水 |
150 |
20 |
30 |
6 |
| 3 |
煤油 |
300 |
20 |
30 |
6 |
| 4 |
煤油 |
300 |
20 |
25 |
3 |
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1、2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
(3)比较3、4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
(3)比较1、3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
(4)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 有关.
(5)该同学在本次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
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
(1)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①;②。
(2)实验时光屏应如何放置?。
如图所示,是某学生从室外取回来的一块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中可知:
(1)这块冰的初温是_____℃,熔点是___℃;
(2)加热____min后,冰开始熔化;
(3)加热3 min时,物质的状态是____;
(4)熔化过程需要_____min;
某同学用两个硬纸筒探究小孔成像,如图所示。
(1)请在图中作出蜡烛AB在屏上所成的像A’B’(要求标出A’、B’)。
(2)该同学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并将实验结果填在了表格中,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成_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
(3)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________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
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a)根据衣服晒在太阳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摊开晾晒比又叠着干得快,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的大小有关;(b)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c)根据在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有关。
(2)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3)交流与评估: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
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⑴请你指出图甲中实验操作错误之处是,这种错误使得测得的温度值__________(选填“偏小”或“偏大”)。
⑵改正错误后,他们点燃酒精灯后即开始计时,当水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的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 时间/min |
…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温度/℃ |
… |
92 |
94 |
96 |
97 |
98 |
98 |
98 |
98 |
①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如图a、b所示的是观察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______(填“a”或“b”)
②利用表中数据,在上右图中描绘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③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水的沸点是__℃,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⑶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有的小组觉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