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 S和32 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
B.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为了裂解细菌,释放出噬菌体 |
C.实验中细菌裂解释放出的噬菌体不能检测出35 S标记的蛋白质 |
D.实验结果表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
D.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
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本尼迪特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4号试管内呈红黄色,6支试管内仅有1、2、3号试管内试管内呈蓝色 |
B.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
C.4号试管内呈红黄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
D.4号试管内呈红黄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 |
现用山核桃的甲(AABB)、乙(aabb)两品种作亲本杂交得F1 ,F1测交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选项不正确的是
测交类型 |
测交后代基因型种类及比值 |
||||
父本 |
母本 |
AaBb |
Aabb |
aaBb |
aabb |
F1 |
乙 |
1 |
2 |
2 |
2 |
乙 |
F1 |
1 |
1 |
1 |
1 |
A.F1产生的AB花粉50%不能萌发,不能实现受精
B.F1自交得F2,F2的基因型有9种
C.F1花粉离体培养,将得到四种表现型不同的植株
D.正反交结果不同,说明该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下图是该过程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过程中细胞一般不会发生基因变化 |
B.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 |
C.c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一般都相同 |
D.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 |
在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的情况下,下列结构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是
①一个四分体 ②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③一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
④一对同源染色体⑤两条非同源染色体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