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进入细菌体内的是
A.35S | B.32P | C.35S和32P | D.不含35S和32P |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化的结果将造成不同细胞间蛋白质种类的差异 |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对于生物体是有害的 |
C.细胞凋亡对生物的个体发育、机体稳定状态的维持等有着重要作用 |
D.癌变是正常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 |
海洋酸化是继“温室效应”之后又一由CO2过量排放而引起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海洋酸化会影响到大多数海洋生物的生理、生长、繁殖、代谢与生存,可能最终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中的鱼、藻类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 |
B.海洋酸化主要是因为化石燃料过度燃烧导致CO2过量排放造成的 |
C.长期海洋酸化会导致海洋生物种群密度减小,进而使生产者利用分解者的能量减少 |
D.控制当地的海洋酸化可以任意引进大量外来物种,提高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 |
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物种数和密度(个/m2)调查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动物类群 样地 |
跳虫类 |
蜱螨类 |
线蚓类 |
线虫类 |
||||
物种数 |
密度 |
物种数 |
密度 |
物种数 |
密度 |
物种数 |
密度 |
|
有机肥田 |
10 |
167 |
38 |
30 |
40 |
120 |
19 |
339 |
化肥田 |
4 |
79 |
16 |
41 |
18 |
32 |
7 |
52 |
A.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
B.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
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
D.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
下列4种现象中,不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的是()
A.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 |
B.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爆发 |
C.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 |
D.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 |
下图为现代版“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桑”不能代表能量流动 |
B.模式图中不应有“☼→池塘”的箭头 |
C.鱼是二级消费者 |
D.该生态农业促进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