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等都会使蛋白质变性。现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请你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
(1)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向A、B两试管中各加入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向A试管加                      ,向B试管加5滴无水乙醇,混匀后向A、B两试管再加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的温水中维持5min;
③配制斐林试剂:                                                       
④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1mL斐林试剂摇匀,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约2min,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对照组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由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等组成的生物膜系统与细胞的很多生命活动过程都有密切关系,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细胞膜的功能与其化学组成密切相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_________的种类与数目越多。
(2)若图一示意的相应细胞为吞噬细胞,其吞噬处理病原体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__________
的特点。
(3)Na+ -K+泵是存在于动物细胞膜上的一种载体,具有ATP酶活性。这种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据图二回答问题:
①Na+ - K+泵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___,图二体现了细胞膜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②图中X为________, Na+、K+通过Na+ -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__________
③Na+—K+泵的存在对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写出一点即得分)
(4)将形状、大小相同的萝卜条A和萝卜条B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萝卜条称重,结果如图三所示,由图可知:

①萝卜条A与萝卜条B的细胞液浓度大小的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萝卜条A的细胞液浓度的变化为______。
③在萝卜条的重量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为

下图为桑基鱼塘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该生态工程主要体现了____(选答两项)等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2)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可提高传统生态工程的效益,要通过基因工程培养抗病甘蔗,可通过_ ___技术将导人了目的基因的甘蔗细胞培养成植株。若要检测转基因甘蔗细胞染色体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可采用技术。
(3)为大量繁殖良种猪,可采用胚胎移植技术。该技术首先要对供体和受体母猪进行___处理,然后给供体母猪注射____,做超数排卵处埋,以获得更多的良种猪卵母细胞,然后培养到____期,与经过____处理的良种猪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将早期胚胎移植到本地母猪体内发育成小猪。胚胎移植的实质是

植物的花药培养在育种上有特殊的意义。植物组织培养可用于无病毒植株及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等方面。
回答相关问题。
(1)利用月季的花药离体培养产生单倍体时,选材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在____期花药培养的成功率最高。为了选择该期昀花药,通常选择____的花蕾。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但是对于花粉细胞核不易着色的植物,需采用____,该染色法能将细胞核染成____色。
(2)进行植物组织培养需配置MS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中常需要添加____和等植物激素。欲利于根的分化,植物激素的用量比例应为
(3)无菌技术也是成功诱导出花粉植物的重要因素,下列各项中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的是____,采用灼烧方法进行灭菌的是____。(填字母)

A.培养皿
B.培养基
C.实验操作者的双手
D.三角锥形瓶

E.接种环
F.花蕾

家蚕有结黄茧和结白茧两个品种,其中之一为亚洲品种,另一为欧洲品种,现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①甲组亚洲白茧×亚洲黄茧→F1黄茧
②乙组欧洲白茧×欧洲黄茧→F1.白茧
③丙组亚洲白茧×欧洲白茧→F1白茧→F2白茧:黄茧=13:3
请分析并回答。
(1)上述实验中,茧色的遗传受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定律。
(2)若茧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茧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亲代亚洲白茧、欧洲白茧的基因型____
(3)将甲组和乙组的F1进行杂交,后代表现型殁比例____。
(4)丙组F2白茧中,纯合子所占比例____;F2黄茧自由交配后代表型及比例____。

将玉米体内控制合成某种酶A的基因导入水稻体内后,测得在适宜温度下,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及净光合速率(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差值)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1)CO2通过气孔进入叶肉细胞后,首先与C5结合而被固定为,固定产物的还原后可以为光反应提供以保证光反应特续进行。
(2)光照强度为时,影响原种水稻和转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与原种水稻相比,转基因水稻更加适合种植在____环境中。
(3)分析图中信息,酶A所起的作用最可能是促进反应(填“光”或者“暗”)阶段从而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4)经检测,转基因水稻与原种水稻相比,呼吸速率并未改变,在该适宜温度下,光照强度为时,转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约为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