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碘液、苏丹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含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如下表,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的深浅程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试剂 种类 |
碘液 |
苏丹Ⅲ |
双缩脲试剂 |
| 甲 |
++++ |
++ |
+ |
| 乙 |
++ |
++++ |
++ |
| 丙 |
+ |
++ |
++++ |
A.甲种子只含有淀粉,乙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丙种子主要含有脂肪
B.碘液、苏丹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
C.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显微镜
D.这三种试剂在使用时均不需要水浴加热
右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酶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 |
B.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 |
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到抑制![]() |
D.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 |
下列关于几种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繁殖的描述,正确的是
A.根瘤菌通过生物固氮,制造了含氮养料和含碳有机物![]() |
B.接种到培养基上的青霉菌,进入对数期能大量积累有毒素![]() |
C.培养液中溶氧量的变化,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途径![]() |
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感染细菌,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都能检测到32P![]() |
|
取500mL广口瓶.装人100mL的液体培养液(5%葡萄糖溶液),接种步量新鲜的发面酵母菌,随后密封好瓶口,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定期抽样检测酵母菌的数量,最终得到广口瓶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最接近以下哪一曲线(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种群数量)

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
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0C恒温培养24-48小时![]() |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
科学家通过对黄色短杆菌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出了不能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的菌种,从而达到了黄色短杆菌大量积累赖氨酸的目的,这种人工控制的方法实质上利用了以下哪种调节方式? 
| A.酶合成的调节 | B.酶活性的调节 | C.二者都有 | D.二者都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