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15N .32P .35S 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
B.可在DNA中找到15N .32P .35S |
C.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
D.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
为研究CO2浓度对针叶树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将红松、红皮云杉和长白落叶松的幼苗,盆栽于模拟自然光照和人工调节CO2浓度为400和700 μmol·mol-1的气室内,利用仪器测定了各树种的相关数值(光补偿点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辐射强度,光饱和点表示光合速率开始达到最大时的光照辐射强度),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相关数值 CO2浓度 树种 |
最大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
光补偿点(μmol·m-2·s-1) |
光饱和点 (μmol·m-2·s-1) |
|||
400 |
700 |
400 |
700 |
400 |
700 |
|
红松 |
1.66 |
4.54 |
261 |
95 |
957 |
1350 |
红皮云杉 |
1.92 |
5.63 |
200 |
135 |
850 |
1300 |
长白落叶松 |
5.7 |
6.87 |
125 |
120 |
1150 |
1500 |
A.随着环境中CO2浓度的升高,三种植物均在更弱的光照下达到光补偿点
B.当环境CO2浓度为400 μmol·mol-1时,长白落叶松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C.随着环境中CO2浓度的增加,最大净光合速率增加幅度最大的是红松
D.从光饱和点的变化推测,CO2浓度的增加会使光合速率因暗反应速率的加快而提高
下图表示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实验中纸层析的结果,据图判断用作实验材料的叶片颜色为( )
A.红色 | B.黄色 |
C.绿色 | D.紫色 |
研究发现,汞离子对植物的细胞膜、线粒体的嵴和叶绿体的类囊体有破坏作用。植物受汞污染后( )
A.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减弱,导致第一、第三阶段减弱 |
B.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减弱,第一、第二阶段不受影响 |
C.叶肉细胞的光反应速率下降,导致暗反应速率下降 |
D.根尖细胞吸收无机盐的能力下降,吸水能力不受影响 |
把等量的不同植物的不同器官放在封闭容器中,并将它们置于相同强度不同颜色的光照下。8 h后,对容器中的氧气含量进行测量,得到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容器 |
植物 |
器官 |
光的颜色 |
温度(℃) |
O2增加量(mL) |
1 |
天竺葵 |
叶 |
红 |
22 |
120 |
2 |
天竺葵 |
叶 |
黄 |
22 |
15 |
3 |
天竺葵 |
根 |
红 |
22 |
-10 |
4 |
紫罗兰 |
叶 |
红 |
22 |
80 |
5 |
紫罗兰 |
叶 |
黄 |
22 |
-10 |
A.该实验的自变量包括植物种类、植物器官、光的颜色和温度
B.容器2和容器4可用来研究不同颜色的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C.从实验数据可知容器1中的植物光合作用速率最大
D.容器3和容器5所得实验数据表示的生物学含义不同
如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甲乙丙
A.甲图中a点的内在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或色素的数量不足 |
B.乙图中d点与c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与C5的生成量都多 |
C.丙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 |
D.图中M、N点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P点的限制因素是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