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自上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人们通过实验陆续发现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调节网络学说”,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之间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联系的。
(2)人处于悲伤、紧张等感知刺激下,易受病毒感染。由图可知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以静脉注射环磷酰胺(能使抗体浓度下降)作为非条件刺激,口服糖水为条件刺激,观察动物对特定抗原的反应,发现一旦建立条件反射后,仅口服糖水就能引起抗体浓度的下降,这种条件反射抑制了________________免疫应答。
(4)生长激素能增强免疫系统功能,而糖皮质激素能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两者的相互________作用,使机体免疫功能保持正常。
(5)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研究人体的免疫系统的某种防御作用。
实验材料:可封口的无菌塑料透明袋4个、表面消毒的新鲜苹果4个、腐烂的苹果肉少许。
实验器具:无菌棉棒、牙签、外用消毒酒精等。
小组同学将实验分为四组分别做如下表所述处理。在实验进行的一星期中,每天定时观察约15 min,记录观察结果。请回答:

组别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处理
苹果1(没有与腐烂果肉接触)
苹果2(与腐烂果肉接触,果皮不破)
苹果3(与腐烂果肉接触,果皮浅表划破,没有进行处理)
苹果4(与腐烂果肉接触,果皮浅表划破,用酒精处理过)

①小组同学模拟的是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________________的屏障作用。实验中腐烂果肉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第三组实验模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实验结果对我们日常生活中免疫防护的指导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小组中一位同学不慎外伤出血,到医院注射破伤风疫苗后出现轻度发热现象,调节机体产热的激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若该同学注射疫苗后第二周感染了破伤风杆菌,其体内抗体迅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⑤将病毒灭活后,除可作疫苗用于免疫预防外,还可在细胞工程中用于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是_______,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Ⅱ6的基因型是_______
⑵Ⅲ13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_________。
⑶假如Ⅲ15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为丙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100,Ⅲ15和Ⅲ16结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_,患丙病的女孩的概率是_________。

小鼠体细胞含40条(20对)染色体,有一批基因型为BbCc(两对基因分别位于2、3号染色体上)的实验鼠,已知基因B决定毛黑色,b决定毛褐色,C决定毛色存在,c决定毛色不存在(即白色)。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鼠的体色为________________,褐色鼠的基因型有________。
(2)亲本鼠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杂合白色鼠占___________。
(3)有一种单体小鼠,其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只有1条(比正常小鼠少1条6号染色体),但不影响小鼠的生活和繁殖。以粗糙毛(ee)小鼠为父本,与光滑毛的单体为母本(纯合子)进行杂交。
假设E(或e)基因不在第6号染色体上,使F1的单体与粗糙毛的正常小鼠杂交,杂交子代毛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E(或e)基因在第6号染色体上,使F1的单体与粗糙毛的正常小鼠杂交,杂交子代毛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研究2个新育品种P1、P2幼苗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育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净光合速率是采用叶龄一致的叶片,在__________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___________的释放量。
(2)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与C5结合生成_________,消耗的C5由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再生。
(3)由图可知,P1的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最强,推断其主要原因有:一方面是其叶绿素含量较高,可以产生更多的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是其蛋白质含量较高,含有更多的__________________。
(4)栽培以后,P2植株干重显著大于对照,但籽实的产量并不高,最可能的生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表列出了教材中部分实验的材料、实验条件和观察内容,请回答有关问题。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A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清水、苏丹Ⅲ染液、
50%酒精溶液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

0.3g/ml的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C
洋葱根尖
解离液、龙胆紫溶液等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1)A组实验中50%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也用到酒精,其酒精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B组实验中,应该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为材料制作临时装片。
(3)研究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获得如甲图所示曲线,据图回答

最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的时期是_________时期,在e时期,最活跃的细胞器是_________。在de时期,mRNA含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植物细胞,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4℃)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形成多倍体植物细胞呢?请就低温对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影响是否与秋水仙素作用相同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材料用具:长出根的洋葱(2N=16)若干、小烧杯或培养皿若干、清水、冰箱、2%的秋水仙素溶液。
(1)针对上面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低温(与秋水仙素作用相同,)可以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或低温(与秋水仙素作用不同,)不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2)根据你的假设,请完善设计方案步骤:
①取三个洁净的培养皿,分别编号为1、2、3。
②分别在1号和2号培养皿中加入适量且等量的清水,3号培养皿中加入____________。
③将三组生长状况相同的长出根的洋葱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皿中,让洋葱的根浸泡或接触液体,然后将三组实验装置整套分别放在不同环境中处理,其中1号放在室温下,2号放在 中,3号放在______________下,培养一定时间。
④实验结果检测: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数目变化。制作根尖临时装片前要将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预测与结论:①若1号与2号结果相同,则______________。②若______________结果相同,则低温可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