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在一个谷氨酸分子中,含有碳和氧的原子数分别是( )
| A.4、4 | B.5、5 |
| C.5、4 | D.4、5 |
如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
| A.图中兴奋部位是B和C |
| B.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 |
| C.图中兴奋传导方向是C→A→B |
| D.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 |
下列关于感受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感受器是感受刺激的结构 | B.感受器是直接产生感觉的结构 |
| C.感受器是转换能量形式的结构 | D.感受器参与反射和感觉的形成 |
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a中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
|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
| 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正电位 |
| D.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
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是同时发生的 |
| 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 |
|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
| D.兴奋在突触间隙只能单向传递,且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 |
关于神经兴奋的传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
| B.电流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末兴奋部位 |
| C.兴奋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个神经经元的轴突的 |
| D.突触前膜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