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病香蕉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抗病基因后,常利用 技术进行扩增,利用该技术扩增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___ _。
(2)使用农杆菌将抗病基因导入香蕉细胞中,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________________可将抗病基因转移至香蕉细胞 上。
(3)卡那霉素会抑制香蕉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欲利用添加了卡那霉素的培养基筛选已导人抗病基因的香蕉细胞,则基因表达载体A的构建时应含有__________,以作为标记基因。
(4)抗病基因进入香蕉细胞内,并在香蕉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该过程称为 。
(5)欲检测抗病基因是否表达出蛋白质,可从转基因抗病香蕉中提取蛋白质,用 ___ 予以检测。
菌根是由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联合体。菌根真菌从土壤中吸取养分和水分供给植物,植物为菌根真菌提供糖类等有机物。下表为不同温度下菌根对玉米幼苗光合特性影响的实验结果。
组别 |
光合作用速率 (μmol CO2·m-2·s-1) |
气孔导度* (mmol·m-2·s-1) |
细胞间CO2浓度 (μmol·mol-1) |
叶绿素 相对含量 |
|
25 ℃ |
有菌根 |
8.8 |
62 |
50 |
39 |
无菌根 |
6.5 |
62 |
120 |
33 |
|
15 ℃ |
有菌根 |
6.4 |
58 |
78 |
31 |
无菌根 |
3.8 |
42 |
157 |
28 |
|
5 ℃ |
有菌根 |
4.0 |
44 |
80 |
26 |
无菌根 |
1.4 |
17 |
242 |
23 |
*气孔导度是描述气孔开放程度的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菌根真菌与玉米的种间关系是。
(2)25 ℃条件下,与无菌根玉米相比,有菌根玉米叶肉细胞对CO2的利用率。
(3)15 ℃条件下,与无菌根玉米相比,有菌根玉米光合作用速率高,据表分析,其原因有①,促进了光反应;②, 促进了暗反应。
(4)实验结果表明:菌根能提高玉米的光合作用速率,在条件下提高的比例最大。
(5)在菌根形成率低的某高寒草甸试验区进行菌根真菌接种,可提高部分牧草的菌根形成率。如图为接种菌根真菌后试验区内两种主要牧草种群密度和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结果。
①图中种群密度数值应采用样方调查结果的值。
②据图推测,两种牧草中菌根依赖程度更高的是。接种菌根真菌后,该试验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提高,原因是。
为研究某植物对盐的耐受性,进行了不同盐浓度对其最大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根相对电导率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表。
盐浓度 (mmol·L-1) |
最大光合速率 (μmol CO2· m-2·s-1) |
呼吸速率 (μmol CO2· m-2·s-1) |
根相对电 导率(%) |
0(对照) |
31.65 |
1.44 |
27.2 |
100 |
36.59 |
1.37 |
26.9 |
500 |
31.75 |
1.59 |
33.1 |
900 |
14.45 |
2.63 |
71.3 |
注:相对电导率表示处理细胞与正常细胞渗出液体中的电解质含量之比,可反映细胞膜受损程度。
请据表分析回答:
(1)表中最大光合速率所对应的最小光强度称为。与低盐和对照相比,高盐浓度条件下,该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量,原因是CO2被还原成的量减少,最大光合速率下降;而且有机物分解增加,上升。
(2)与低盐和对照相比,高盐浓度条件下,根细胞膜受损,电解质外渗,使测定的升高。同时,根细胞周围盐浓度增高,细胞会因作用失水,造成植物萎蔫。
(3)高盐浓度条件下,细胞失水导致叶片中的增加,使气孔关闭,从而减少水分的散失。
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后,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1)水稻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捕获光能的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
(2)CO2通过气孔进入叶肉细胞后,首先与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
(3)光照强度低于8×102μmol·m-2·s-1时,影响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为10×102~14×102μmol·m-2·s-1时。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下降但光合速率基本不变,可能的原因
是。
(4)分析图中信息,PEPC酶所起的作用是;转基因水稻更适宜栽种在环境中。
如图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被称为,④是在真核细胞的(具体场所)进行。
(2)干旱初期,水稻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反应过程(代号表示)受阻。小麦灌浆期若遇阴雨天则会减产,其原因是暗反应过程(代号表示)受阻。
(3)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而光照强度恰为光补偿点时,单位时间内各物质中产生量与消耗量相等的除了糖以外,还有(代号表示)。
(4)图中体现出生物膜系统的两个重要功能是:
①。
②。
为探究不同条件对叶片中淀粉合成的影响,将某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耗尽叶片中的淀粉,然后取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平均分成8组,实验处理如下表所示,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中有无淀粉,结果如下表。
编号 |
组1 |
组2 |
组3 |
组4 |
组5 |
组6 |
组7 |
组8 |
处理 |
葡萄糖溶液浸泡,溶液中通入空气 |
葡萄糖溶液浸泡,溶液中通入CO2和N2 |
蒸馏水浸泡,水中通入空气 |
蒸馏水浸泡,水中通入CO2和N2 |
||||
光照 |
黑暗 |
光照 |
黑暗 |
光照 |
黑暗 |
光照 |
黑暗 |
|
检测结果 |
有 淀粉 |
有 淀粉 |
有 淀粉 |
无 淀粉 |
有 淀粉 |
无 淀粉 |
有 淀粉 |
无 淀粉 |
回答问题:
(1)光照条件下,组5叶片通过作用产生淀粉;叶肉细胞释放出的氧气来自于的光解。
(2)在黑暗条件下,叶片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组别是。
(3)组2叶片中合成淀粉的原料是,直接能源物质是,后者是通过产生的。与组2相比,组4叶片无淀粉的原因是。
(4)如果组7的蒸馏水中只通入N2,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中(填“有”或“无”)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