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的农田经若干年后能演替成森林。在此过程中
A.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 |
B.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
C.群落的优势物种未发生明显变化 |
D.苔藓和草本植物在森林形成后均逐渐消失 |
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甲图所示 |
B.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乙图所示 |
C.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丙图所示 |
D.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 |
下列属于群落的是
A.一片农田中所有的小麦 |
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动物和植物 |
C.某一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
D.某草原的全部生物和无机环境 |
下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能提高K值 |
B.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
C.c点时种群的出生率为0 |
D.两曲线间的差值表示生存斗争中淘汰的个体数 |
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第一次一共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次捕捉,在捕捉到的灰仓鼠中,未标记的个体52只,标记的个体13只。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大约为
A.50只 | B.100只 | C.200只 | D.250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