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7日离世的邵逸夫,从1973年开始,以个人财产成立“邵氏基金”,每年拨款给各大慈善机构,数额都十分巨大。从1985年起,他平均每年向内地捐赠1亿多元,用于公益事业。据不完全统计,他一生共捐款34亿港元,建起5000多个医疗和教育项目。邵逸夫的事迹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只有成为富豪,才能回报社会、奉献社会 |
B.要富而思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
C.真正的富豪,就是要多做慈善,才能让自己更有名气 |
D.贫穷落后不要紧,只需等待先富起来的人资助就行 |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
①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②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③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灵魂与传统
④在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建设美好家园的过程中产生的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面对日本当局自导自演的一场“购买”钓鱼岛闹剧,2012年9月我国近180个大中城市民众发起游行示威,抗议日本“购买”钓鱼岛这一行为,以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保钓护土”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当国家的荣誉、利益和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与国家共渡难关
②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与公民个人无关
③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④“保钓护土”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升华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一诗中写道:“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水,我在这头,祖国在那头。”“乡愁”说明了
①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祖国统一
②台湾因历史的原因与祖国大陆分离,至今不能统一
③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④台湾是美丽富饶的宝岛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李克强总理在答台湾记者问时说,大陆和台湾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要把它一道维护好、建设好、使其花团锦簇。他这样展望两岸关系的前景:“我想花好总有月圆时。”这体现了
A.对祖国统一大业实现的美好期望 |
B.现实中海峡两岸缺乏交流的遗憾 |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即将实现的欣喜 |
D.全体两岸同胞都有搭建起友谊桥梁的愿望 |
“东方开的海螺花,南方开的玉竹花,西方开的金兰花,北方开的玉石花,栽在一个花盆里,开成一蓬团结花。”这首民歌说明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正在日益巩固和发展
②56个民族56朵花,56个民族是一家
③各民族和睦相处,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之歌
④我国全体公民都能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神圣职责和义务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