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漫画“保护伞”,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京养母暴打男孩”3月31日17时许,男童施某因未完成其养母李某布置的课外作业,遭到李某用抓痒耙、跳绳抽打及脚踩,致使施某双手、双脚、背部大面积出现红肿痕迹。

(1)材料一中养母的行为属于哪一暴力侵害?
(2)材料二中“保护伞”是一部法律,请写出法律名称。养母的做法违背了这部法律中的哪一保护的要求?
(3)请从青少年角度谈谈“保护伞”存在的原因。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运用法律知识开放性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美丽中国]
材料一:雾霾笼罩的日子里,网络搞笑段子悄然流行:“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北京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
“沁园春·霾: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望三环内外,浓雾莽莽,鸟巢上下,阴霾滔滔!”
“厚德载雾,自强不吸,霾头苦干,再创灰黄!”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强调: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材料三:

(1)网友的调侃针对的是我国环境的什么问题?这与我国实行的什么战略相违背?
(2)请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向“污染宣战”的现实意义。
(3)如果我们连彼此都“看不见”,还怎能看见未来?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出谋划策。

[法治中国]
2012年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实施30周年纪念日。某班开展了以“法在我们身边”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材料一:国家主席习近平:“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党和国家领导人强调要忠实于宪法意味着什么?
(2)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3)中学生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防微杜渐,健康成长]
材料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调查表

材料二:新闻回放
近期,昆明市个别学校发生了严重伤害学生人身安全的校园暴力事件,给广大师生的身心造成很大伤害,并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昆明市公安局、教育局联合召开“昆明市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会”,并下发了《关于预防和打击校园暴力的通知趴今后,凡是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等八类学生将被送交工读学校进行为期10—15天的法制教育。
(1)材料一中的调查表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为打造平安校园,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谈谈你的建议。

材料一: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邓小平同志始终在人民中间,也始终在人民心间。在这里,我们要说,小平,您好!祖国和人民永远怀念您!”
材料二: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以“整顿科教,走向变革”、“发展经济,建设四化”等篇章,表现了改革开放初期共和国的风云变幻以及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以及普通民众的深刻影响。
材料三: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上海自贸试验区的部分开放措施辐射到浦东新区,并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这意味着上海自贸区“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的改革创新试验获得肯定,将在更大范围推开,以推动我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请运用所学的思想品德课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祖国和人民永远怀念邓小平?
(2)为推动我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上海有着怎样的地位和作用?
(3)改革开放对我国普通民众生活产生了怎样深刻的影响?并请举两个实例说明。

中国文明网推出的“好人365”栏目,每天推荐一个好人,有倾情家乡、无私资助贫困学生的“好校长”马刚,放弃优厚待遇、坚守山区35年的“拐杖老师”李祖清,把救援绳索系到别人身上的“好保安”苏士龙……这些不同生活经历、从事不同工作的人们,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责任、善良、铸就了“好人”的精神高度和社会价值。小张同学看了相关报道说,只要用心奉献,孜孜以求,做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事,每个人都可以做好人。小李同学认为,做好人就是管好自己的事,就是各自打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你赞同哪一种说法呢?并请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