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江苏省的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江苏省气温和降水分布图

材料2 江苏省资本、劳动力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1) 比较江苏省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有何不同。
(2)干旱是甲乙两地共同面临的自然灾害,请分析两地干旱时间和成因的差异。
(3)说出该省的人口迁移流向。并简述对迁入地的影响
(4)结合材料2描述江苏1997‐2007年资本、劳动力、技术创新等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特征和差异。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 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 甲、乙两地虽然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的植被景观却略有差异。从两地全年降水分配差异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3). 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乙两地的相同,简析其原因。

读图“世界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风带位置判断,此时太阳直射半球,D点盛行风,A点的昼长时间比B(长或短)。
(2)E与B比较,夏季气候特征的明显差异是
(3)A与D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
(4)C与F气候特征都比较干燥,但从形成气候的因素考虑却不相同。C主要是因为形成的;F主要是因为常年受带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

2010年12月5日17时,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信号,预计6日前后上海有明显的天气变化。读下列图(a)、图(b)、图(c),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为“2010年12月6日11时海平面气压场预报图”,根据分布状况判断图中A气压中心的性质和名称,B气压中心的性质和名称
(2)图(a)中上海附近出现的天气系统名称是,并说明其对应图(b)中①②③④四种天气系统中的第幅图。
(3)图(c)为2010年12月5日20时至12月6日20时上海地区的气温和气压变化统计图,图中C、D两条曲线中,代表气温曲线的是,代表气压曲线的是,用已学过的知识解释图中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温和气压曲线的变化状况。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①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作用。
(2)箭头②说明大气对地面具有作用。
(3)晴朗的白天,大气温度较,主要原因是
(4)晴朗的夜晚,大气温度较,主要原因是
(5)从本题我们可以得到启示,月球上难以存在生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读“世界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板块名称
D板块,E板块,F板块。
(2)喜马拉雅山脉是图中的板块和板块(填字母)相互(运动方式)形成的,安第斯山脉是图中的板块和板块(填名称)碰撞挤压形成的。
(3) 在AD板块相互碰撞的地带,常常形成(多选):
A、高大的山脉 B、巨大的高原 C、深邃的海沟 D岛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