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1949年~200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数量情况图”,完成1~3题。据图判断我国在1949年~1990年之间人口增长特点是
A.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 | B.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
C.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 D.出生率极高、死亡率极高、自然增长率极低 |
自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是
A.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加快 | B.未成年人比重不断加大 |
C.青壮年比重不断降低 | D.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加重 |
应对我国人口这一变化特点的可行对策是
A.继续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 | B.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
C.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 D.提高西部人口自然增长率 |
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最西边的一列是:
A.祁连山—横断山脉 |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C.天山—阴山—燕山 | D.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
下图是我国四个地方(①-④)的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四地均位于平原,且受东部雨带的影响。读图回答18~20题。四地夏季降雨均主要是由于
A.海洋湿热气团受迫抬升 | B.地形的影响 | C.热带气旋过境 | D.地面强烈增温 |
位于适宜种植小麦、甜菜地区内的地方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一般位于
A.北京到南昌一带 | B.钱塘江口到珠江口一带 | C.青岛到西安一带 | D.上海到重庆一带 |
中国北方一些大城市附近地区,春季频发扬沙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A.高压脊过境,下沉气流“冲击”地表,造成就地扬沙 |
B.裸地面积扩大,急行冷锋经过,导致近程扬沙 |
C.西北的沙漠有充足的沙源,盛行风产生远程扬沙 |
D.热岛效应导致强烈的对流,使高空的沙尘降落 |
下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l5~16题。15.形成
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太平洋 | B.印度洋 | C.大西洋 | D.北冰洋 |
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 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
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 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