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上海有句谚语:“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种情形在浦东开发后得到彻底改观,浦东新区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浦东的崛起主要得益( )
A.上海独特的地理优势 | B.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
C.改革开放政策 |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最早投资于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是( )
A.商人、地主、买办、华侨、官僚 | B.洋务派官僚和商人 |
C.手工工场主和地主 | D.商人和高利贷者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
A.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 B.在民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
C.机器制造等重工业比较少 | D.绝大部分的缫丝等轻工业 |
法币100元在1937年可以买两头黄牛,到1947年却只能买到一个煤球,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商品的涌入 | B.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
C.繁重的捐税负担 |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
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只好作罢。此事说明( )
A.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 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 |
C.洋务企业惧怕民资企业与之争利 | D.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
在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中,发展较快的部门是( )
A.通讯业和面粉业 | B.钢铁冶金业和丝织业 |
C.纺织业和面粉业 | D.化工业和通讯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