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
A.兴起于重工业 | B.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
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 D.电力的广泛使用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其中“从头越”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 B.进军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 |
C.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 | D.长征胜利,红军开赴抗日前线 |
有历史学家在探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某一政治现象时指出:“从城市向农村的退却又是一种历史的进军。”“进军”的主要任务是( )
A.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 B.保存中国革命有生力量 |
C.开辟民主革命的新道路 | D.以退让求合作 |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中国这头睡狮开始狂吼。资产阶级为之奔走呼号,学生游行示威,火烧曹宅;商人罢市歇业,国人拒买日货;工人罢工停产。连那些封建的王公贵族参与到抗议的队伍中。从上述现象看,五四运动应该属于什么性质( )
A.社会主义运动 | B.民族主义运动 |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D.自由主义运动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这一结论基于,辛亥革命( )
A.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C.结束了国家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 D.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
看民国风景,这是一段“过激”的历史,人人慨当以慷、个个向死而生。民国人的精神、气节、面貌、习性、礼仪,因之而带有“民国范儿”。“民国范儿”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外国传教士的影响②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辛亥革命的影响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