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玡台刻石》(下图)是最可信的秦代传世石刻之一。碑刻铭文有: “维二十八年(前219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关于碑刻铭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反映秦始皇对法家思想的推崇
②铭文反映秦始皇时期统一文字、度量衡等信息
③铭文应是小篆,字体特点是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④该铭文的描述有一定夸大之嫌
| A.①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④ |
下列对遵义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革命的策略从此发生转变 |
| B.标志着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
| C.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
| D.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实现 |
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描述的是()
| A.北伐军进军湖南 | B.湘赣边秋收起义 |
| C.第五次反“围剿” |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
“二战”后初期,西欧不得不依附于美国,主要原因是()
| A.对抗苏联的需要 | B.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
| C.国力衰退,国际地位下降 | D.恢复经济的需要 |
柏林墙于1964年建成。柏林墙全长169.5公里,墙高约3.6米。对于柏林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柏林墙的修建是为了更好的保证柏林人民的安全 |
| B.柏林墙出现反映了世界的两极格局 |
| C.柏林墙的修建主要是由于经济原因 |
| D.柏林墙的出现的根本原因是防止外国间谍人员潜入 |
“二战”后,美国确立的对外战略目标是()
| A.控制欧洲 | B.称霸世界 | C.称霸亚洲 | D.遏制苏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