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两者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
| A.“理”与“气”的地位 | B.是否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 |
| C.唯物与唯心 | D.是否能辩证地看问题 |
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 A.余粮收集制 | B.企业国有政策 | C.粮食税 | D.劳动义务制 |
下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维护国家统一、防止地方分裂割据有直接作用的是:
①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④北宋设置转运使
⑤清朝设置军机处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⑤ |
中国古代封建官制取代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 A.拓宽了官吏的选拔途径 | B.扩大了统治基础 |
| C.君主控制用人权 | D.实现了选贤任能 |
“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养了顺从性。”这是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
| A.战国的军功爵制 | B.汉代的察举制 |
| C.唐朝的科举制 | D.明代的科举制 |
《宋史》中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A.枢密使与中书分掌军政与财政 |
| B.枢密使的设立,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
| C.加大各部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 |
| D.分割军队指挥权,防止将领反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