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六虱指的是危害国家的六事。《商君书·靳令》指出,礼乐、诗书、修善孝弟、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为“六虱”。这反映了秦国当时(    )

A.儒家思想没有市场
B.法家思想倍受冷落
C.道家思想成为主流
D.墨家思想渐趋没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对孟子的主张都大为恼火,一怒之下要把孟子像从孔庙里迁出。请设想一下,使孟子的那一主张使他大广其火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独乐乐,孰如与民同乐”
C.“自古凡帝王者皆贼也”
D.“人皆可以为尧舜”

东汉末年桓帝灵灵帝时社会上流行这样一首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反映了当时社会()

A.宦官外戚专权 B.吏治十分腐败
C.群众关心政治 D.政府重用人才

毛泽东在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1973年8月)中写道:“祖龙魂死业犹在,
孔学名高实秕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这表明他认为()

A.封建制优于郡县制
B.郡县制优于封建制
C.儒家远比法家高明
D.法家才是思想正统

观察下面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对其异同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

A.相同的是都是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称号
B.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主权的归属
C.相同的是都体现了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
D.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制衡,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的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对此论断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汉代宰相权倾天下 B.唐代宰相轮流坐庄
C.宰相权力不断集中 D.宰相权力走向分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