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代中国部分著作和报刊中“民主”、“共和”两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发现,1893~1898年“民主”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共和”的频率。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同盟会忽视了在国内的思想宣传 |
B.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
C.维新变法思潮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
D.顽固保守势力阻碍新思想的传播 |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因素不包括
A.中国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看法有了新的变化 |
B.美国改变了其孤立中国的传统政策 |
C.第三世界国家的广泛兴起 |
D.中国在国际战略平衡中的地位凸显 |
在德黑兰会议讨论未来的国际组织问题时,罗斯福主张该组织最高一级机构除苏、美、英外还应包括中国, 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突出贡献 |
B.中国的综合国力在抗战中得到显著提高 |
C.美国欲实现在战后称霸世界的目的 |
D.罗斯福对中国有深厚的感情 |
"一五"计划期间,中国社会经济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
A.以优先发展轻工业为方针 | B.以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先导 |
C.积极发展乡镇企业 | D.以重工业建设为中心 |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的出现作出突出贡献的著名实业家有
①陈启沅②张春③林永升④周学熙
A.①②④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②③ |
19世纪的最后十年,在中国不可能出现的历史现象是
A.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不断涌现 |
B.日本人在山东办工厂、修铁路 |
C.部分驿卒下岗 |
D.大量小手工业者日益贫困甚至破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