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中说到,从1840年到1919年,“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下列最能体现这一发展态势的是(    )

A.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新思想的萌发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新文化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美国新闻记者约翰•里德在其采访录《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中真实记录了“亲眼所见的一段剧变的历史”。其中有“反对政府”、“反对战争”、“要和平”、“要面包”、“要土地”、“分娩之前的阵痛,正在生育出一个新的世界”等内容。此书反映的是( )

A.巴黎公社 B.俄国十月革命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布洛斯是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晚期伯利克里执政时期的一个贫困的雅典公民,下列关于他的政治活动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他作为第四等级的公民无权担任任何公职
B.在公民大会上抽签当上了将军的官职
C.通过选举成为四百人会议的一员
D.参加公民大会还能领取津贴

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政治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主要指的是( )

A.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

乾隆皇帝时,英国使者来华,送给中国的是航海望远镜、战舰模型、地球仪、铜炮、火枪等,而乾隆帝回赠的却是丝绸、宣纸等。这反映出()

A.英国向中国夸耀军事力量    B.中英科技已有相当的差距
C.英国已有联合中国之意  D.英国与中国互通有无

《国际先驱导报》以大量生动形象的漫画反映当前国际关系诡谲多变的复杂状况,从下面两幅漫画中,我们可以看出( )

A.多极化格局形成
B.美国积极扶植中国,邀请中国参与国际事务
C.美国实力相对下降,需要有更多国家分担国际事务的压力
D.新兴力量的崛起使美国放弃了建立单极世界的念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