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以潘屏周。”由此可见西周实行分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选拨德才兼备之人 B.扩大疆域
C.团结功臣贵族 D.巩固周王室统治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英国学者埃德温·J·丁格尔以亲身经历写下《中国革命记》一书,他对辛亥革命的看法是:“我们不得不认识到,这不仅是一个皇帝的逊位,而且是守旧而虚假的中国文明在生机勃勃的西方文明面前的毁灭。”他在此()

A.认为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
B.实质认为西方的文明战胜了中国的文明
C.指出英国政治体制左右了中国革命进程
D.用文明史观客观分析革命的结局和影响

甲午战后, 英国人赫德评论说:“日本根本是没有什么正义可言的,正义完全在中国方面。我不相信单靠正义可以成事,就像我相信单拿一根筷子不能吃饭那样, 我们必须要有第二只筷子——实力。但是中国人却认为自己有充分的正义,并且期望它来制服日本的铁拳,这想法未免太天真了。”作者想要说的是()

A.甲午战争对中国而言是正义的
B.国际关系中实力和正义同等重要
C.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是必然的
D.日本的 “铁拳”比中国的正义更实际

分析下列表格数据:1840年前与1865年、1894年中国生丝销量()

时间
总销售量(万包)
出口量(占总量%)
内销量(占总量%)
1840年前
6.4
0.9(14.06%)
5.5(85.94%)
1865年
10.1
4.2(41.58%)
5.7(56.43%)
1894年
16.02
8.23(51.94%)
7.7(48.06%)

下列各项中对上表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生丝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B.中国生丝业已经普遍使用机器生产
C.中国生丝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逐渐增强
D.中国生丝业发展仍然非常缓慢

在评价一位进步思想家的著作时,梁启超说:“他的政治理想,从近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平平无奇,但三百年前——卢骚《民约论》(即卢梭《社会契约论》)出世前之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他评价的是()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C.李贽的《焚书》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明末冯元飙说:“(阁臣)夫中外之责,孰大于票拟,有汉唐宰相之名,而更代天言……柄用专者莫如今日。”反映出明末内阁()

A.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B.上升为法定的行政中枢
C.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 D.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