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生存的状况,从下表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
| 1912~194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生产指数(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
||
| 民国初年 |
1912~1920 |
13.4% |
| 一战后 |
1921~1922 |
-4.59% |
| 国民政府前期 |
1927~1936 |
8.7% |
| 抗战期间 |
1937~1945 |
-2.45% |
| 两党内战 |
1946~1949 |
-0.68% |
①民国时期民族工业一直呈下降趋势
②其中的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巨变
③战争对民族工业造成极大影响
④民族工业的发展具有曲折性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走向衰退 | B.工业革命的完成 |
| C.外来势力入侵中国 | D.专制制度的阻碍 |
《宋史》记载:“比年公私上下并苦乏钱,百货不通,人情窘迫,谓之钱荒”。导致宋代“钱荒”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 B.纸币交子大量发行 |
| C.商帮囤积铜钱置地 | D.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
下图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庭关系示意图》。形成和维护图中社会家庭关系特征的根本因素是
| A.皇权专制 | B.等级观念 |
| C.自然经济 | D.社会习俗 |
二战后,美国对某一突发事件作出声明:“如果我们有意去保卫欧洲、防范社会主义,……为了民主制度的未来,我们必须留在这座城市。”这一事件是
| A.“北约”成立 | B.越南战争 |
| C.朝鲜战争 | D.柏林危机 |
“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该婚姻制度颁布于
| A.戊戌变法时期 | B.新文化运动时期 |
| C.新中国成立初期 |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