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英国商人托马斯·孟(1571—1641)是当时欧洲流行的贸易差额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对外贸易必须做到商品的输出总值大于输入总值,以增加货币的流入量。其理论(   )

A.适应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B.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
C.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D.阻碍了英国工业的发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日本的对外扩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14年11月29日,正当《泰晤士报》的手工印刷工人准备工作时,社长竟向他们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并骄傲地对工人们说:“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四位同学对这则材料发表了如下的意见
甲说:这不可能,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还没有传入西方呢。
乙说:这太夸张了,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印好报纸。
丙说:这是可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方式。
丁说:我也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我听说这则材料来自于一位学者的著作。
哪一位同学的意见最为合理?

A.甲 B.乙 C.丙 D.丁

“唐朝时在广州设置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清朝时则在广州设置‘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以下是对这句话的概括,其中恰当的是

A.中国古代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B.广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C.清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不断萎缩 D.中国古代政府完全垄断了对外贸易

日升昌票号由山西商人创建于道光四年(1824年),分号遍布全国30多个城市,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地,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山西票号商人在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至今还传颂着“山西人善于经商、善于理财”的佳话。这最能说明

A.商人成为独立的社会群体 B.明清时期,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
C.明清商业出现新的特点 D.商业竞争的加剧

《国语齐语》:“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斤,试诸壤土。”这段史料说明

A.春秋时期青铜器制造业发达 B.春秋时期铁制农具使用
C.春秋时期畜牧业发达 D.春秋时期农业耕作技术提高

“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而田之所入,豪民得其半,耕者亦得其半”。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土地的何种经营方式

A.自耕农经营 B.田庄式经营 C.租佃制经营 D.官民合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