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认为,我们曾经是而且现在还是一个小农国家,因此我们向共产主义过渡比其他任何条件下困难得多。他强调,只有当国家实现了电气化,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打下了现代大工业的技术基础的时候,我们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这一论断( )
A.重申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必要性 |
B.阐明了新经济政策存在的局限性 |
C.指出了苏联的现代化道路的方向 |
D.否定了西方的工业化成就及经验 |
在国际外交舞台上,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以超凡的气度、过人的智慧,维护了国家主权,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具体体现在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②倡导“求同存异”,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③“一国两制”的设想和实施,开创了国际先例
④“小球推动大球”的外交艺术,在国际社会传为佳话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文革”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抄家和人身迫害,这一事件突出地表明了
A.国家的法律遭到严重破坏 |
B.不能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 |
C.党的民主集中制遭到严重破坏 |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宣告成立,其重大意义有
①实现了少数民族的当家作主②加强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
③有利于促进国家的全面发展④创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口号既是文化现象也是文化符号,口号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政治,它其实是穿着文化的外衣来表现政治的内涵。用口号来解读历史,别有一番历史的“味道”。下列口号对应的历史时期,正确的是
A.“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国民大革命时期 |
B.“打倒列强,除军阀”——抗日战争时期 |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解放战争时期 |
D.“以阶级斗争为纲”——“文化大革命”时期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起来的时间是
A.1949年 | B.1954年 | C.1956年 | D.1957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