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亚地区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科技落后,资本不足;而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但能源资源日益短缺。因此,中国与中亚诸国存在广阔的合作前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对密切我国同中亚、南亚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深化区域交流合作,统筹国内国际发展,拓展西部大开发和对外开放的空间,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材料二: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内在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增收越来越受到国民经济和全球一体化发展的深刻影响,持续增收有机遇,但也有压力和挑战。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但是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的,现阶段农业发展又面临着库存增加、农产品增收缓慢的新问题,这一新问题与过去农产品短缺的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材料三:自主创新刷新难度,中国迈向桥梁强国。我国桥的数量在增多,里程在延伸,技术含金量也在不断提升。“纵观世界桥梁建设史,上世纪70年代前要看欧美,90年代看日本,而到了21世纪,则要看中国。”每一座大桥的设计与施工,背后都凝聚着建设者自主创新的智慧和勇气;一座座世界级桥梁相继落成,让中国从桥梁大国迈向桥梁强国。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桥梁建设者和科研人员紧跟国际前沿技术,坚定信心,在桥梁结构体系设计、核心材料研发、关键施工工艺、施工装备创新上刻苦攻关,使中国桥梁的技术高度不断攀升、难度不断刷新——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知识,说明中国着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因?
(2)请问材料二在分析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时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方法的?
(3)根据材料三用发展的观点和创新意识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能迈向桥梁强国的认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微公益:全民公益的造梦行动
一份免费午餐,让万千贫困学子不再饿着肚子上课。
一场微博打拐,唤醒了公民对打击拐卖儿童犯罪的热忱。
一次冰桶挑战,让大家意识到公益原来不全是悲情。
中国正大步流星跨向公益新时代。只要有爱心,每个人都有机会投入公益,哪怕在社会底层,也能日行一善,比如随手清理路边的垃圾,比如给老弱病残让座,甚至,哪怕只是给迎面而来的路人一个微笑。每个人都有体温,每个人哪怕仅仅用体温都可以温暖同胞,温暖世界。这就叫微公益,也正是全民公益之精髓所在。它的要义倒还不是通常所称的好人好事,而是每个人都用爱心,用善意来创造价值,回报社会。不仅让世界充满爱,充满善,更让自己获得快乐和尊严。
就此意义而言,所谓全民公益,微公益,毋宁说是微革命。它的意义不限于公益层面,更提供了变革社会的新方法、新范式。无须沉湎宏大叙事,无须空谈根本解决,无须凌空蹈虚,中国不是别的什么,中国更多是微观的,正如一位智者所称: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微公益,或者说微革命,就是点燃每个人的心灯,每个人心中酌爱和善,用它们照亮中国,照出一个光明的新中国。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开展微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的知识,为“全民公益的造梦行动”提几点建议。
(3)结合材料,就微公益活动的开展拟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15个字以内。
截至2014年11月,安徽省村庄布点规划和710个省级中心村规划编制工作已全部完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以来,安徽各地综合考虑规划区域、人口规模、交通区位、经济发展等因素,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注重遵循群众意愿,确保规划建设符合农民意愿;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向中心村延伸;注重结合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和村庄公共设施建设,让群众足不出村即可享受与城市社区相同的服务。
(1)结合材料一,简述规划美好乡村建设的经济意义。
材料二:规划是美好乡村建设的先导。各地立足村庄实际,按照“一户一策、一栋一品、一庄一色”的原则,突出乡村特色,把中心村建设重点放在安全饮水、垃圾污水处理、村庄道路、危房改造、电力通信等方面,同时还引导文化、教育、卫生、体育、金融服务等公共设施向中心村布点,不断创造符合农民心愿的宜居宜业的新农村、新生活。
(2)请运用矛盾分析法阐释材料二是如何规划美好乡村建设的?并从“公民的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如何使编制规划更好地反映民众心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1月,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为保障APEC会议七千空气质量,中国环保部会同京津冀等地方政府采取一系列“史上最严”的相关措施,实行联防联控。比如,会议期间北京放假调休6天,北京、河北、天津等8个以上城市采取汽车单双号限行政,机关单位公车封存70%;北京全市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工地(抢险抢修工程除外)全部停工;河北省2000多家企业临时停产、1900多家企业限产、1700多处工地停工;2014年11月6日起,实话说坐高一级空气污染应急减排措施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山东,要求尽可能采取限、停措施。
材料二:只有保持经济发展新常态,雾霾天气发生的几率才会减少。伴随着“雾霾”一词的流行的词语当数“新长态”。盘点2014年社会经济领域的新动向,“新常态”是最热门的关键词。“新常态”是在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作出的新概括。从动力层面看,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中国环保部会同京津冀等地方政府采取多项严厉措施,实行联防联控,突出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观点?
(2)分析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经济生活依据。
舒适的生活环境关系到民生幸福指数。高铁南京南站号称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其配套设施以及管理举措堪称一流。然而,有外地游客称:南京南站配套设施出租车停靠站犹如一个垃圾场,严重破坏了南京南站一流、舒适的环境。为此,有人呼吁要提高公众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思想道德修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提高公众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思想道德修养?
材料一:近几年来,我国网络文化蓬勃发展,网络文化吸引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以微博为例,2012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由6 300多万剧增至近2亿,增幅超过200%,普及率由不足14%飞升至40%以上。互联网几乎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互联网上的色情网络超过了3.7亿个,每天约有两万张色情照片进入互联网。
材料二:2012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 563周年。青年儒家文化研究者、《草根论语》作者、孔子迷“新儒家小子”和他的朋友们于2012年9月29日在微博上率先发起倡议,将每年这一天做为“中国网民自律日”,倡议广大网民“以实际行动响应‘自律公约’,牢记互联即互爱原则,发扬‘爱TA精神’为构建和谐健康网络内容,净化网络环境做出贡献”。该倡议一经发表,即刻引起强烈反响,短短一天时间就得到数万网友的支持和转播,登上了当天的热点话题榜。
(1)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综合反映了什么现象?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怎样解决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