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亚地区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科技落后,资本不足;而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但能源资源日益短缺。因此,中国与中亚诸国存在广阔的合作前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对密切我国同中亚、南亚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深化区域交流合作,统筹国内国际发展,拓展西部大开发和对外开放的空间,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材料二: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内在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增收越来越受到国民经济和全球一体化发展的深刻影响,持续增收有机遇,但也有压力和挑战。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但是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的,现阶段农业发展又面临着库存增加、农产品增收缓慢的新问题,这一新问题与过去农产品短缺的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材料三:自主创新刷新难度,中国迈向桥梁强国。我国桥的数量在增多,里程在延伸,技术含金量也在不断提升。“纵观世界桥梁建设史,上世纪70年代前要看欧美,90年代看日本,而到了21世纪,则要看中国。”每一座大桥的设计与施工,背后都凝聚着建设者自主创新的智慧和勇气;一座座世界级桥梁相继落成,让中国从桥梁大国迈向桥梁强国。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桥梁建设者和科研人员紧跟国际前沿技术,坚定信心,在桥梁结构体系设计、核心材料研发、关键施工工艺、施工装备创新上刻苦攻关,使中国桥梁的技术高度不断攀升、难度不断刷新——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知识,说明中国着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因?
(2)请问材料二在分析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时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方法的?
(3)根据材料三用发展的观点和创新意识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能迈向桥梁强国的认识。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2014年9月10日,国务院法制办发布《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以通过登录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发送电子邮件、信函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各地基层环保执法人员、环保志愿者、普通公众结合切身感受,从强化执法、提前预防、事后援助等方面提出看法,并向有关部门提交了有建设性的思考和建议。
(l)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务院法制办为什么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材料二:全民普法有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某市通过全民普法的深入推进,使公众逐渐由“知法、用法”向“守法、敬法、护法”转变,把普及法律知识与培育法治信仰,法治宣传与法治实践,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在整个社会中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村立法治信仰,使法治真正融入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说明在整个社会中弘扬法治精神的重要性。(8)
福建省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小城镇建设。
材料一:福建省《关于促进中小城市和城镇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选择福鼎太姥山镇、福安赛岐镇等15个中心镇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条件具备的可设立“镇级小城市”,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在中小城市和城镇聚集;20l8年前.全省每年要完成城市道路、供水、污水、燃气、排水管线改扩建各l000公里以上;逐步推行城市垃圾分类回收,所有县城达到省级园林城市(县城)标准。
(1)根据材料一,说明《意见》对福建发展的经济意义。
材料二:中共福建省委在广泛吸收民主党派等党内外人士有关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工地流转建议的基础上,多次就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出通知。
(2)土地流转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据此有人认为,搞好土地流转就能取得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成功。请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这一观点予以评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据统计,2014年我国主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 2 % ,新能源的消费比例有所提高,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4%,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材料二:为进一步摆脱我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恶性关联,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系列措施:相继关停了一大批污染严重的小煤窑,加大了对水电、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生产性投入;增加新能源消费,促进重点区域煤炭消费零增长,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要求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等方式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2015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纷纷建言献策,积极乡履行职责。
(1)请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分析说明材料二中政府所采取措施的经济学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如何履行职责。
这些年,乌镇发展模式日益引起关注:乌镇人不仅把特有的民居水阁、老宅深巷、船拳皮影和民间作坊当成最重要的财富精心呵护,而且把古老文明与扫码支付、网络营销、免费无线WIFI、智慧旅游有机融合。今天,乌镇已成为享誉国内外风情旅游古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落户地。在2014年11月举行的首届“乌镇峰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政要、专家针对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带来的新挑战,达成了尊重各国网络主权、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等一系列世界互联网治理的共识。
(1)结合材料,说明乌镇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
(2)世界互联网治理为什么要尊重各国网络主权?请结合材料,运用主权国家的知识给予说明。
在“新常态”下,浙江省经济转型升级有风险、有挑战,更有灿烂的前景。
材料一:2008—2013年浙江省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投入情况
注:2013年全国R&D经费占GDP比重为2.08%,北京、上海和天津分别为6.08%、3.6%和2.98%。
材料二:2010-2013年浙江省经济转型升级“成绩单”(部分)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
GDP增速 |
% |
11.9 |
9.0 |
8.0 |
8.2 |
|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 |
43.5 |
43.9 |
45.2 |
46.1 |
|
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
% |
22.6 |
23.5 |
24.4 |
34.4 |
|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 |
元/人 |
75846 |
87759 |
93912 |
101536 |
|
资源集约利用率 |
万元GDP能耗 |
吨标准煤 |
0.61 |
0.59 |
0.55 |
0.53 |
万元GDP用水量 |
立方米 |
79.4 |
73.5 |
68.1 |
63.7 |
|
单位建设用地GDP |
万元/亩 |
— |
— |
17.7 |
19.0 |
注:现阶段,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主要指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运行向更优、更高级形态转变。
(1)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说明浙江省应怎样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3)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浙江省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