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带.
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
(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s=______cm;B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 m/s;BD两点间对应的平均速度大小是______ m/s;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g取10m/s2,则闪光频率为 Hz,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大小为 m/s。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某金属的截止频率相应的波长为λ0,该金属的逸出功为 .若用波长为λ(λ<λ0)的单色光做该实验,则其遏止电压为 .已知电子的电荷量、真空中的光速和普朗克常量分别为e、c和h.
如图1所示,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 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作为 ,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3)(单选题)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
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b)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相邻的两个连续计数点间距依次为:S1=1.00cm、S2=2.78cm、S3=4.55cm、S4=6.35cm、S5=8.10cm、S6=9.93cm,
(1)图(b)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s
(2)小车做 运动
(3)小车的加速度是 m/s2,
(4)在打计数点3时小车运动的速度是 m/s.(计算保留3位有效数字)
研究小车的匀变速运动,记录纸带如图所示,图中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m/s2,打P点时小车运动的v=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