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进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使用220v交流电源
B.先闭合电源开关,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时,再拖动纸带
C.纸带上的打点密集说明,纸带运动速度较大
D.从纸带上能看清的点开始选择计数点,并测量处理数据
(2)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该同学按打点先后顺序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得OA=1.50cm、AB=1.90cm、BC=2.30cm、CD=2.70cm。由此可知,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 m/s。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
(3)另一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导轨上滑块运动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A、B,配套的数字毫秒计(图中未画出)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A的时间为△t1,则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表达式为vA= 。若已知滑块通过两光电门速度分别为vA、vB,两个光电门A、B间距离为L,则滑块的加速度表达式为α=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充分利用打点计时器针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了如下三个问题的深入研究:
(1)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是多少?
(2)如何测定物体下落过程中某一位置的速度?
(3)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
此同学依据以上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如图甲所示,将打点计时器(频率为)固定在铁架台上,先打开电源而后释放重物,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下落,打出几条纸带并在其中选出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在纸带上取出若干计数点,其中每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
①所需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填字母代号)中的器材。
A.交流电源、天平及毫米刻度尺 |
B.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
C.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及砝码 |
D.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
②计算当地重力加速度。(用f, s2, s5表示)
③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程度,该同学用图象法剔除偶然误差较大的数据,为使图线的斜率等于重力加速度,除做图象外,还可作图象,其纵轴表示的是,横轴表示的是。
实验室可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动能定理”。如图12,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速度传感器记录通过A、B时的速度大小。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测量__________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
②将小车停在靠右方的C点,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
③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___________,重复②的操作。
(2)下表是他们测得的一组数据,其中M是M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之和,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
,F是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W是F在A、B间所作的功。表格中的ΔE3=_________,W3=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根据下表,请在右图中的方格纸上作出图线。
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
①所需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
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填字母代号)中的器材。
A.直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 B.直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
C.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 D.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
②通过作图象的方法可以剔除偶然误差较大的数据,提高实验的准确
程度。为使图线的斜率等于重力加速度,除作v-t图象外,还可作
图象,其纵轴表示的是,横轴表示的是。
(12分)某同学想用以下器材组装一只欧姆计,并测量一只约几千欧电阻的阻值。
A 电流表,满偏电流为1mA,内阻为20Ω
B 电流表,满偏电流为0.6A,内阻为5Ω
C 电动势15V,内阻5Ω的直流电源
D 电动势3V,内阻3Ω的直流电源
E 最大阻值为5000Ω的滑动变阻器
F 最大阻值为100Ω的滑动变阻器
(1)以上器材应选用___________(填字母);
(2)欧姆计调零后,滑动变阻器被接入部分的阻值为_________Ω;
(3)若用此欧姆计测量电阻,发现指针指在满偏电流的三分之一处,则此电阻的阻值约为_________Ω。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记录了如下图所示的段落轨迹ABC。物体是由原点O水平抛出,C点的坐标为(60、45),则平抛物体的初速度υ0= m/s,物体通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υB=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