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平直的道路上,依次有编号为A、B、C、D、E五根标志杆,相邻两杆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一辆汽车以v0=20m/s的速度匀速向标志杆驶来,当司机经过O点时开始刹车,由于司机有反应时间,汽车先匀速运动一段距离再做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开始刹车后的0~7.5s内汽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如tB=5.5s、tC=7.5s分别是司机经过B、C杆的时刻.求:
(1)司机的反应时间t1;
(2)A杆距O点的距离xOA.
如图所示,弹簧AB原长为35cm,A端挂一个重50N的物体,手执B端,将物体置于倾角为30°的斜面上.当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弹簧长度为40cm;当物体匀速上滑时,弹簧长度为50cm,试求:
(1)弹簧的劲度系数k;
(2)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
同向运动的甲乙两质点在某时刻恰好通过同一路标,以此时为计时起点,此后甲质点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v=4t+12(m/s),乙质点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x=2t+4t2(m),试求:
(1)两质点何时再次相遇;
(2)两质点相遇之前何时相距最远的距离.
如图所示,在高速公路某处安装固定雷达测速仪,可以抓拍超速车辆及测量运动车辆的加速度。若汽车距测速仪355 m时测速仪发出超声波,同时汽车由于紧急情况而急刹车,当测速仪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汽车恰好停止,此时汽车距测速仪335 m,已知声速为340 m/s。
(1)求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若该路段汽车正常行驶速度要求为60~110 km/h,则该汽车刚刹车时的行驶速度是否超速?
如图所示,A、B两棒长均为l=1.0 m,A的下端和B的上端相距s=20 m。若A、B同时运动,A做自由落体运动,B做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v0=40 m/s。(g取10 m/s2)求∶
(1)A、B两棒何时相遇;
(2)从相遇开始到分离所需的时间。
一质点沿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测得该质点在第1 s内的位移为2.0 m,第5 s和第6 s内的位移之和为11.2 m。求:
(1)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该质点在第6 s内的位移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