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中学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花生子叶制成切片做脂肪鉴定实验,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的脂肪滴 |
| B.细胞膜中,多糖的水解产物能与斐林试剂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细胞膜中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 |
| C.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小麦叶肉细胞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 D.显微镜操作过程中,低倍镜转换高倍镜时,应先调节粗准焦螺旋,上升镜筒,以防止高倍镜与载玻片接触造成污染或损坏 |
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 |
| B.毛细淋巴管破裂,淋巴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 |
| C.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 |
| 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增多 |
人体组织液中的O2若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有机物,这些氧分子至少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组成的膜?
| A.1层 | B.2层 | C.3层 | D.6层 |
某细菌产生一种毒性肽,其分子式是 C35H70O22N15,将它彻底水解后只能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甘氨酸(C2H5NO2)、丙氨酸(C3H7NO2)、苯丙氨酸(C9H11NO2)、谷氨酸(C5H9NO4)。则参与该毒性肽合成的谷氨酸分子个数和控制该毒性肽的基因至少含有的碱基个数分别为
| A.6、60 | B.5、90 | C.4、60 | D.3、90 |
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可分析其细胞周期。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株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右图。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 A.乙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
| B.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减少 |
| C.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
| D.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
用32P标记了某植物体细胞(含3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
| B.中期30和30、后期60和30 |
|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
|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