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是人体细胞内两种重要有机物A和E的元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为_______,D为______,后者彻底水解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些劣质奶粉中掺入植物淀粉,婴儿长期食用会造成营养不良,并出现浮肿形成“大头娃娃”。营养不良主要是因为缺少图中的______(填字母)。
(3)物质b是___________。若E分子由n条肽链组成,物质b的平均分子质量为x,控制E分子合成的基因含y个碱基,则E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自然界的女娄菜 (2N=46)为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右图为其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I区段),该部分存在等位基因;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Ⅱ-1和Ⅱ-2区段),该部分不存在等位基因。以下是针对女娄菜进行的一系列研究,请回答相关问题:

(1)女娄菜抗病性状受显性基因B控制。若这对等位基因存在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则不抗病个体的基因型有XbYb和XbXb,而抗病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
(2)现有各种表现型的纯种雌雄个体若干,期望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
断抗病基因是位于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
所选用的母本和父本的表现型分别应为
预测该实验结果并推测相应结论:

下图所示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图中的数字分别代表三种酶。

(1)图1中酶(填数字)缺乏会导致人患白化病。
(2)图2所示Ⅱ1因缺乏上图中的酶①而患有苯丙酮尿症,Ⅱ3因缺乏上图中的酶②而患有尿黑酸尿症,Ⅱ4不幸患血友病(上述三种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用Bb、Aa、Hh表示,且三对基因独立遗传)。一号和二号家庭均不携带对方家庭出现的遗传病基因。
①I3个体涉及上述三种性状的基因型是
②请以遗传图解的形式,解释一号家庭生育出患有苯丙酮尿症孩子的原因。
(3)Ⅱ3已经怀有身孕,如果她生育一个女孩,健康的几率是    ;如果生育一个健康男孩的几率是

某学习小组用黑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他们将黑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室温20℃),可观察到光下黑藻放出气泡。他们以日光灯作光源,移动日光灯使之与大试管的距离不同,结果如图1中曲线1,请回答:

(1)该实验研究的是______________(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衡量光合速率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
(2)该小组在室温10℃和30℃时分别进行了实验,结果如曲线2和3,D点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分离出黑藻中的叶绿体(图2为模式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在b上发生的能量转换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b转移至C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
(4)将黑藻放在特定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①在一定范围内该绿色植物呼吸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②若在昼夜不停的光照下,则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________,在35℃时,该植物每小时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CO2吸收量表示)
③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图中绘出光合作用消耗CO2的总量与温度之间关系的曲线。

Ⅰ.下图示在三个密闭装置中培养某种细菌的实验,在控制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分析培养液中淀粉酶的活性。请回答有关问题:

(1)所培养的细菌属于____________的代谢类型。
(2)在该细菌酶合成的调节中,淀粉酶属于___________酶,合成此酶需要的特殊细胞内、外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经过诱变处理,在无淀粉条件下培养该菌,也从培养液中检测出了高活性淀粉酶,将诱变后得到的菌悬液适当稀释后,转接于同时含有葡萄糖和淀粉作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得到若干菌落后用碘液作显色处理,看到如下图所示情况,这说明____________菌落是突变菌,突变率约________%。此变异应该发生在控制淀粉酶合成的___________结构的__________________(填“编码区”或“非编码区”)。

Ⅱ.巴氏小体是雌性哺乳动物的细胞在分裂间期细胞核中呈凝缩状态的不活动的x染色体。雄性个体的细胞分裂间期无巴氏小体。20世纪60年代,为了探究人的体细胞衰老的因素,一位科学家选取年轻女性体细胞和老年男性体细胞,进行了如下三次培养(细胞增殖),请仔细观察图并分析回答:

(1)巴氏小体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在观察前必须对细胞用________________染色。
(2)第一次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次实验结果是:老年男性体细胞混合培养与单独培养,细胞的分裂次数相同。这说明细胞的衰老与环境___________(“有关”、“无关”)。骨髓瘤细胞与实验中进行增殖的细胞相比较,核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
(4)第三次实验结果有二:其一是去核的年轻女性的体细胞和老年男性的体细胞融合培养,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二是去核的老年男性的体细胞与年轻女性的体细胞融合培养,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调控细胞衰老的物质位于________________。

玉米植株在自然状态下,花粉既可以落到同一植株的柱头上,也可以落到其他植株的柱头上(如右图所示)。玉米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为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选择亲本①与(填序号)杂交。
(2)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杂交时应选择的两亲本为(填序号)。将杂交所得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预期结果为:

(3)为验证某试验田中一纯合抗病玉米植株的果穗上所结10粒籽粒全为纯合、全为杂合、还是既有纯合又有杂合,现用该10粒籽粒为实验材料,进行验证实验,写出科学的实验思路:


如下为该实验的预期现象及结论,请补充完善。
Ⅰ.
Ⅱ.
Ⅲ.若部分亲本的子一代全为抗病植株,另一部分亲本的子一代既有抗病植株又有染病植株,说明该10粒籽粒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