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研究化合物P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影响着酶促反应速率 |
B.曲线①作为实验对照 |
C.若反应温度不断升高,则A点持续上移 |
D.P对该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
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 |
B.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的过程需要解旋酶参与 |
C.染色单体形成于细胞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
D.有丝分裂中期和后期,染色体数相同,DNA分子数不同 |
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脱氧核苷酸对模型,其中正确的是 (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中“提出问题”环节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
C.“若F1产生配子时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属于“演绎推理”的过程 |
D.孟德尔运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从中找出规律 |
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及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
B.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观察低温诱导的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 |
C.用溴麝香草酚蓝试剂检验二氧化碳时的颜色反应是蓝色→绿色→黄色 |
D.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呈蓝绿色 |
神经系统正常发育过程中神经细胞数量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程序性死亡不利于神经系统正常发育 |
B.生存因子影响了神经细胞的基因表达 |
C.神经细胞与靶细胞间通过电信号传递信息 |
D.死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细胞免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