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图甲是横放的洋葱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根尖上三个部位的细胞结构;图乙表示一段时间后根尖的生长差状况;图丙则为生长素浓度与生长状况的关系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尖中生长素相对集中地分布在图甲中细胞 所示的部位,然后转运至细胞 所示的部位。
(2)在细胞C所代表的部位,生长素可通过韧皮部进行 运输。
(3)D、E两侧生长素的浓度分别对应于图丙中的 点。
(4)为了探究图乙中D侧生长速度快于E侧主要是原因之一:细胞体积的增大引起的;还是还原因二:是细胞数目的增多引起的,可将此处制成临时装片进行对比观察。
若两侧细胞的大小基本相同、则弯曲生长主要是由于原因 ;若 ,则弯曲生长主要是由于原因 。
Ⅱ.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2,4-D溶液浓度对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首先按照图一所示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然后选择插条、分组、编号、浸泡枝条,适宜条件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图二所示。
(1)由图分析可知,对5号烧杯中的2,4-D溶液的操作还应 ,该操作体现了 原则。
(2)由图二可知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的范围是 mol/L,实验结果 (填“能”或“不能”)体现两重性。
(3)进一步探究2,4-D溶液浓度对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的最适浓度,可将以上实验称为这个实验的 。
将同一植物细胞依次浸于蒸馏水、0.3 mol/L蔗糖和0.5 mol/L尿素溶液中,观察原生质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
(1) ABC中,表示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表示在0.3 mol∕L蔗糖溶液中的是。
(2)ef段的细胞液浓度变化为。
(3)试简要分析B、C曲线差异的原因:B是因为在0.5mol∕L尿素溶液中的细胞开始时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后由于能进入细胞,使得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因吸水而自动复原;C由于不能进入细胞,因此分离后不能发生自动复原。
右图为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此细胞既可能是细胞或细胞,判断的依据是;
(2)有生物膜构成的结构(细胞器)有_____(只填序号)。
(3)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运输的细胞器是______和_______(只填序号)。
近期统计数据显示,癌症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体外分别培养某癌细胞和正常体细胞,图中代表癌细胞生长的曲线是。在人体内,
癌细胞可能侵袭周围正常组织,说明癌细胞具有的特性。
(2)细胞癌变后,细胞膜表面会出现一些不同于正常细胞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会成为,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在该免疫应答中直接使癌细胞裂解的免疫细胞。
(3)端粒酶是与染色体末端结构相关的一种细胞组分。表中数据显示细胞癌变可能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请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
细胞类型 |
增值代数 |
端粒酶活性 |
正常体细胞 |
50~60 |
无 |
癌细胞 |
无限 |
有 |
实验目的:探究端粒酶与细胞癌变的关系。
实验材料:癌细胞、端粒酶抑制剂、细胞培养液等。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发现生长素的某些实验,请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过程回答:
(1)序号①所表示的实验验证了什么结论?
(2)上述实验体现了设计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请你写出序号②所表示的实验的单一变量
是.
(3)某同学为了探究“生长素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他选用了某植物的幼叶鞘作为实验材料,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IAA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IAA溶液浓度(mol/L) |
0(蒸馏水) |
10-12 |
10-10 |
10-8 |
10-6 |
10-4 |
幼叶鞘增长长度 |
2.6 |
3.2 |
3.9 |
5.1 |
3.1 |
1.8 |
①实验中盛有不同浓度溶液的小培养皿必须加盖,其原因是
。
②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4)植物激素类似物也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下列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使用乙烯利的是()
A.凤梨有计划地上市 | B.延长洋葱的贮藏期 |
C.防止棉花落花、落果 | D.使青番茄提前成熟 |
下图是运动神经元的突触前抑制机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中有个突触,①所指结构名称是。在③中给予某种药物后,
再刺激轴突1,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③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用图甲中标号表示)的功能。
(2)图乙是运动神经元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的膜内电位变化图。A情况显示单独刺激轴突1
时,测得神经元3膜内电位差值约是mv;与A情况比较,在B情况下,可能因为轴突1释放的神经递质的量,从而使神经元3兴奋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