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院研究员在指导农民生产的过程中发现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某种元素,为此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试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相同,试验结果如下表:从表中可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少的元素是 ( )
| 地块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 施肥情况 |
尿素 |
磷酸二氢钾 |
磷酸二氢铵 |
硫酸铵 |
不施肥 |
| 小麦收获量 |
55.56 |
65.26 |
56.88 |
55.44 |
55.11 |
A.N B.K
C.P D.S
某科研小组在研究植物顶端优势现象时,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如下处理:①摘除顶芽;②保留顶芽,用2mg/L的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③保留顶芽。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根据曲线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细胞分裂素只作用于侧芽 |
| B.细胞分裂素能抑制侧芽的生长 |
| C.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相同 |
| D.细胞分裂素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顶端优势 |
酶和ATP是细胞生命活动中两种重要的化合物,绝大多数生命活动都与这两者关系密切,但也有“例外”,下列各项中,属于这种“例外”的是
| A.细胞免疫时的效应T细胞合成并分泌干扰素 |
| B.人体的骨骼肌细胞吸收周围组织液中的氧气 |
| C.人体的吞噬细胞吞噬并水解入侵机体的抗原 |
| D.脊髓的神经中枢中突触小体分泌神经递质 |
某种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有蓝花和紫花两种表现型,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位于常染色体)、B和b(位于X染色体)共同控制,已知其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如图所示。现用蓝花雄株(aaXBY)与某紫花雌株杂交,F1中的雄株仝为紫花。雄性中XBY、XbY为纯合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某紫花雌株基因型为AAXBXB |
| B.该蓝花雄株与另一杂合紫花的后代中1/4为纯合子 |
| C.F1的雌株中50%表现型为蓝花 |
| D.图中紫花形成过程说明基因可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
可在同一细胞中产生的生命现象或物质是()
| A.抗体分泌与特异性识别抗原 |
| B.细胞分化与核DNA数增加 |
| C.细胞癌变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增加 |
| D.C6H12O6→CO2+H2O与CO2+H2O→C6H12O6 |
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等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曲线a可表示酶量减少后的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关系 |
| B.限制曲线b的AB段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为反应物浓度 |
| C.形成曲线c的原因可能是乙点时酶量增加或适当升温所致 |
| D.若适当升高温度条件下重复该实验,图中A点位置将下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