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蓝藻和水稻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
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染色体 |
C.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
D.原核细胞的细胞膜化学组成和结构与真核细胞相似 |
加工橘子罐头,采用酸碱处理脱去中果皮(橘络),会产生严重污染。目前使用酶解法去除橘络,可减少污染。下列生长在特定环境中的4类微生物,不可以大量产生所用酶的有()
A.生长在麦麸上的黑曲霉 | B.生长在酸奶中的乳酸菌 |
C.生长在棉籽壳上的平菇 | D.生长在木屑上的木霉 |
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需进行如下步骤:
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注入2mL淀粉溶液②向各试管注入1mL淀粉酶溶液
③向各试管滴1滴碘液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6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温度5min⑤观察实验现象。 最合理的实验顺序应为()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③→②→④→⑤ |
C.①→③→④→②→⑤ | D.①→④→②→③→⑤ |
下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如图(一),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发生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高度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
B.图(二)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
C.图(一)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大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率
D.图(二)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等于B中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率
下列符合图示含义的是()
A.随着pH值从5升高到7,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
B.随着pH值从5升高到7,酶的最适温度不变 |
C.温度从0→A变化的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
D.该酶的最适pH为7 |
从一动物细胞中得到两类大分子有机物x、y,已知细胞中x的含量大于y,用胃液处理,x被分解而y不变。x含有化学元素N,有的还含有S,y含有化学元素N和P,它们与碘都没有颜色反应,细胞膜上有x而无y。下列有关x、y的叙述,错误的是()
A.x可能是蛋白质 | B.y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 |
C.细胞膜上的x可能是载体 | D.y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