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细胞含8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的DNA双链都被32P标记,如果把该细胞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连续进行有丝分裂,在第几次分裂中出现每个细胞的中期和后期都有8条被标记的染色体
| A.第1次 | B.第2次 |
| C.第3次 | D.第4次 |
DNA聚合酶有两种方式保证复制的准确性,即选择性添加正确的核苷酸和移除错配的核苷酸。某些突变的DNA聚合酶(突变酶)比正常DNA聚合酶催化的精确度更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突变酶中的氨基酸序列没有发生改变 |
| B.突变酶作用的底物是四种核糖核苷酸 |
| C.突变酶极大地提高了DNA复制的速度 |
| D.突变酶降低了基因突变频率不利于进化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A.DNA聚合酶可催化DNA转录为RNA |
| B.遗传信息只能从DNA传递到RNA |
| C.不同生物基因表达的最终场所都在核糖体 |
| D.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由mRNA转录而来的 |
下列关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DNA复制特点”具体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某双链DNA分子中,G占总数的38%,其中一条链中的T占该DNA分子全部总数的5%,那么另一条链中T在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比例为7% |
| B.已知一段mRNA有30个碱基,其中A+U有12个,那么转录成mRNA的一段DNA分子中就有30个C+G |
| C.将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2个DNA都用15N标记,只提供含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1次有丝分裂后再减数分裂1次,产生的8个精细胞中(无交叉互换现象)含15N、14N标记的DNA的精子所占比例依次是50%、100% |
| D.一个有2000个碱基的DNA分子,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1000种 |
图3-6-1表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3-6-1
A.科学家提出的中心法则包括图中A、B、C所示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B.图中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由b到a,所用原料是氨基酸,合成的多条肽链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上相同
C.A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B过程需要的原料是游离的四种核糖核苷酸
D.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图中的A过程中,它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
艾弗里将R型肺炎双球菌培养在含S型细菌DNA的培养基中,得到了S型肺炎双球菌,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说明这种变异是定向的 |
| B.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属于基因重组 |
| C.该实验不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
| D.将S型细菌的DNA注射到小鼠体内也能产生S型细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