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基因(a)由正常基因(A)序列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而形成,研究表明,世界不同地区的群体之间,杂合子(Aa)的频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以下说法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基因a的产生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
B.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选择作用会有所不同
C.不同地区基因突变频率因环境的差异而不同
D.不同地区的群体有着共同的进化方向
给你一粒黄色玉米(玉米是雌雄同株、雌雄异花的植物),请你从下列方案中选一个既可判断其基因型又能保持纯种的遗传特性的可能方案
A.观察该黄粒玉米,化验其化学成分 |
B.让其与白色玉米杂交,观察果穗 |
C.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 |
D.让其进行自花受粉,观察果穗 |
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T)对不抗病(t)为显性,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用高秆抗病和矮秆不抗病两个纯种品种做样本,在F2中选育矮秆抗病类型,其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在F2中所占的比例为
A.1/16B.2/16 C.3/16D.4/16
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如下:
基因型 |
TTSS |
TTss |
TtSS |
Ttss |
TTSs |
TtSs |
比例 |
1 |
1 |
1 |
1 |
2 |
2 |
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A.TTSS×TTSsB.TtSs×TtSsC.TtSs×TTSsD.TtSS×TtSs
在下列各杂交组合中 ( 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 后代只出现一种表现型的亲本组合
A.EeFf x EeFf | B.EeFFxeeff |
C.EeFF x EEFf | D.EEFfxeeFf |
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 , 能判定显隐性关系的是
A.高茎 x 高茎→高茎 |
B.矮茎×矮茎→矮茎 |
C.高茎 x 矮茎→高茎、矮茎 |
D.高茎×高茎→高茎、矮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