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战国时期韩宣王置三川郡,以境内有河、雒、伊三川而得名。《史记·陈涉世家》记载,丞相李斯长男李由为三川守,守荥阳,吴广(农民起义军领袖)弗能下。当时的李由(     )

A.虽由中央政府任命但有一定的自治权
B.是郡的行政长官但无权任免所辖县区的县令
C.在获得官职的同时也得到国家的封地
D.享有世袭的职权但必须完全听命于中央政府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周恩来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就是从天安门走向天安门。”前一个“天安门”是指五四运动,那么后一个是指()

A.开国大典 B.1949年北京政协会议
C.北平和平解放 D.全国一届人大

“……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影响其出现的关键因素是()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 B.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C.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D.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辛亥革命“不结果实”的表现是()

A.三民主义反帝不明确,反封建不彻底
B.三民主义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C.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D.辛亥革命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有人对中国近代某一卖国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的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的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的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

A.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B.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
C.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D.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