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一观点( )
| A.批判了古代中国皇权独断性、随意性的弊端 |
| B.反映了军机处建立和密折制推行后的政治现实 |
| C.是对当时西方要求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呼应 |
| D.说明作者跳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思维逻辑 |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一行乘坐的“空军一号”专机准时降落在北京东郊机场。中外记者早已等候多时,无数镜头都在静候着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当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时,周恩来意味深长地说:“你的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在这里,周恩来总理所说的“最辽阔海洋”的真实含义是
| A.太平洋的宽阔无涯 | B.中美两国的悠久文明 |
| C.中美20多年的敌对状态 | D.中美同为疆域辽阔的大国 |
《苏中关系1945—1980》中披露,建国初期一些在华工作的苏联专家,在写给苏共中央的报告中说,中国革命胜利后“新政府吸收全国居民中的一切阶层、其中也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合作”。这里所说的“全国居民中的一切阶层”是指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各个革命阶级 | B.新中国成立时现存的各个阶级 |
| C.新中国成立时存在的各民主党派 | D.新中国成立时的各个民族 |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
| 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
|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
|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
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
| 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
|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
|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
下表是1945--1948年国统区有关数据统计.
| 年代 |
1945年 |
1946年 |
1948年 |
| 发行数额(亿元) |
5569 |
37261 |
6636946 |
| 物价指数 |
8640000 |
681600 |
564570000 |
有关上表统计数据最直接恰当的结论是
A.国统区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B.经济形势阶级矛盾尖锐
C.国统区经济的全面崩溃D.国统区严重的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