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代统治者提出了“惟命于不常”(《康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等思想。殷周变革中天命观的发展实质上体现了( )
| A.政权神秘化色彩不断加强 | B.早期民主政治的特征 |
| C.对于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 | D.一定程度的理性色彩 |
近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代议制民主政治。代议制的核心是( )
| A.实行民主共和政体 | B.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 |
| C.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 D.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
《自由引导人民》于1831年在卢森堡宫展出数月后即被收起,官方理由是它“太革命了”。从1874年起它才被送入卢浮宫,并被永久性展出。这体现了法国政局的变化是()
| A.巴黎公社的建立 | B.普法战争法国的战败 |
| C.共和政体的确立 | D.保王势力的消失 |
如图,英国的漫画家为某一历史事件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漫画。图中的房间里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 A.法国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思想斗争激烈 |
| B.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
| 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
| D.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最终在法国确立 |
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是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的第一次较好贯彻,对美国政治体制产生重大影响。美国的分权制衡机制体现在()
①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
②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间
③国会参众两院之间
④民主党与共和党对垒与交替执政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西方民主史》一书指出”(美国)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分权制衡,并没有否定共同合作。罗斯福上台执政,为了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短短三个月中就提出了70多个议案,对此,国会表现了极大的合作态度,使“新政”得以顺利实行。二战后总统出兵朝鲜、越南,都未经国会批准,亦未受到国会的追究;联邦最高法院曾多次拒绝受理指控越南战争违宪的案件。”上述史实表明,美国政府各部门的制衡与合作,取决于()
| A.社会经济状况与国际形势 | B.各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 |
| C.统治集团和民族国家的利益 | D.政府各部门权力机制不断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