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然则某今日之论,虽或于朱子异,未必非其所喜也。”请判断该学者是(    )

A.程颐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宋明理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中共中央发表该决定,旨在( )

A.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 B.推动国民大革命
C.完成土地革命,争取民权自由 D.实现人民民主专政

恩格斯曾指出:“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从而把那种可以养活这亿万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据此,恩格斯认为( )

A.战争是打破清朝闭关锁国状态的唯一机会
B.战败后的清政府将对欧洲国家全方位开放
C.中国的自闭和崩溃状态必然导致战争失利
D.战争必然使中国变革统治体系和对外开放

太平天国中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三民主义 D.《共同纲领》

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说:“在整个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虽有一时的供应不足之虞,但在总体上不觉困难。一些民众向他们出售粮食、畜禽、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至于英军在行进甚至开战之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更是在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材料反映了( )

A.英方发展海外贸易 B.民众尚未形成国家民族意识
C.英方诋毁中国民众 D.民众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识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意图的是( )

A.割占香港岛 B.中英协定关税
C.赔款2100万银元 D.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