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反映了1933~1936年间中国锑锡生产和输出变化情况(单位:吨)。

年份


生产量
输出量
输出占生产%
生产量
输出量
输出占生产%
1933
11290
11170
98.9
8492
9611
113.2
1934
13833
13450
97.2
8132
6442
79.2
1935
15185
14186
93.4
11009
9180
83.3
1936
14338
13168
91.8
12954
11260
86.9

 
——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 中国近代矿业企业以官僚资本为主
B. 抗日战争前的矿业生产为中国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C. 锑锡产量的逐年增加表明中国近代重工业发展迅速
D. 中国近代矿业呈现出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国民大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进程中,经济的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国家分裂阻碍了政治的民主化 B.经济的发展消除了政治改革的诉求
C.对外战争影响了国内民主的进程 D.皇权和贵族结盟掌握国家政权

“巴黎公社是由巴黎各区普选的城市代表组成的,这些代表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撤换。其中大多数都是工人,或者公认的工人阶级代表,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同时兼行政和立法工作机关。”由此可见巴黎公社政治体制的创新之处是:

A.实行直接民主 B.实行议行合一
C.实行普选制 D.实行议会制

根据1871年德意帝国宪法,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定不利于它的议案,但是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甚至只要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符腾堡三个邦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对其不利的方案。这反映德意志帝国:

A.分裂割据的态势还未完全消除 B.由各邦分享军事、外交权
C.组织形式上呈现联邦主义的性质 D.体现了普鲁士专制主义的传统

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内阁只对总统负责 B.实行民主共和制
C.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 D.奉行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七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这反映了:

A.启蒙思想影响不断深入 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C.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D.外国势力的干涉打断了民主化的进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