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反映了1933~1936年间中国锑锡生产和输出变化情况(单位:吨)。

年份


生产量
输出量
输出占生产%
生产量
输出量
输出占生产%
1933
11290
11170
98.9
8492
9611
113.2
1934
13833
13450
97.2
8132
6442
79.2
1935
15185
14186
93.4
11009
9180
83.3
1936
14338
13168
91.8
12954
11260
86.9

 
——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 中国近代矿业企业以官僚资本为主
B. 抗日战争前的矿业生产为中国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C. 锑锡产量的逐年增加表明中国近代重工业发展迅速
D. 中国近代矿业呈现出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国民大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是一种不成熟的或不完善的社会主义模式,它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帝国主义包围的这样一种国际环境中,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这样一种国度里,无社会主义建设先例的条件下形成的。“斯大林模式”不成熟或不完善,主要是因为其

A.基本上延续和发展了“新经济政策”
B.是在特殊的国际环境下形成的体制
C.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局部实际市场经济
D.受特殊的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

下列为《申报》的部分纪事,根据该纪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申报》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
③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新闻事业
④《申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某同学为了解“闽西革命史”,收集到如下图片信息,若按革命发展阶段整理,应与下列哪一事件同组()

A.国民革命军攻占永定 B.中央红军主力战略转移
C.新四军二支队北上抗日 D.解放军入闽解放龙岩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我国钢铁业的发展一方面要大量进口钢铁和炼铁、冶铁设备,完全依赖进口;另一方面,铁矿砂却大量出口。上述现象最能说明的是()

A.我国工业布局不合理 B.外资所占比重过大
C.我国工业结构不合理 D.当时缺乏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达尔文在其1871年出版的著作中指出:在自然条件下,一切生物都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异,能够发生有利变异的物种就能生存和发展,不能发生有利变异的物种就必然被周围环境所淘汰。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这是达尔文首次论证生物进化理论
B.该著作是进化论被全社会基本接受的开始
C.这一理论彻底打败了封建神学势力
D.这一理论成为社会政治改革的重要思想武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