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初,国民政府向苏联提出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和秘密军事协定的建议。不久,蒋介石对外宣布:“日本要谈判,我们应当同他进行谈判。”国民政府和蒋介石的以上做法和言论( )
| A.旨在扼制日益壮大的共产党武装力量 |
| B.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 |
| C.反映了国民政府举棋不定的战略思想 |
| D.避免了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 |
有人将明清时期的中西方科技比喻为“近代科学的晨光与传统科技的晚霞”。这里的“晚霞”是指()
| A.集大成的科技巨作涌现 |
| B.官方编纂的大型图书成就突出 |
| C.早期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出现 |
| D.古代小说蓬勃发展 |
某古代科技书籍记载:“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这本书最有可能是()
| A.《齐民要术》 | B.《授时历》 |
| C.《农书》 | D.《农政全书》 |
在宋代常用“灾及梨枣”来讽刺刻印的书没有价值,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枣树木。这表明当时
①开始出现雕版印刷品②毕昇发明的木活字被广泛使用
③较好的雕版材料多用梨木、枣木 ④雕版印刷风行
| A.①②③ | B.③④ |
| C.②③ | D.①③④ |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进步性在于()
| A.反映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思想 | B.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
| C.反对中央集权制度 | D.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 |
《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
|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
| 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
| 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
|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