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年美国照会英、德、俄、法、意、日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上述政策( )
| A.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
| B.使清政府改变了对义和团的态度 |
| C.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权益 |
| D.推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针对雅典近一半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曾受到群众惩罚,且大部分缘于作战失利这一现象。柏拉图对雅典民主发出诘问:“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群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技艺精湛的医生呢?”这说明
| A.受控告的政治家代表贵族利益,仇视群众 |
| B.群众决策方式有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 |
| C.当时的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 |
| D.雅典民主政治为近代欧洲民主提供了典范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就是“去苏联模式化”的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以下史实中,属于中国“去苏联模式化”的是
| A.着重发展重工业 | B.实行“一五计划” |
| C.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相结合 | D.强调集体利益,忽视个人利益 |
梁启超一直推崇欧美。民国8年游欧归来后发表《欧游心影录》,彻底放弃“科学万能”之迷梦,主张在中国文化上“站稳脚跟”。《欧游心影录》被视为是他告别“科学万能”,倡导“中国不能效法欧洲”的“告白”。出现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理性的分析了中国的国情 |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现实 |
| C.考察战争造成欧洲的灾难 | D.北洋军阀企图对日本妥协 |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志西洋,正所以志英吉利也”,“故今志于英夷特详”。魏源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在当时的国际地位非常高 | B.中国国门最先是被英国人打开的 |
| C.当时中英关系特别友好 | D.当时的国人只能收集到关于英国的资料 |
南宋的哲学家叶适,曾是与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鼎足相抗的永嘉学派代表。他讲究“功利之学”,认为“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以下哪些主张与叶适的思想相似
| A.“淡泊名利,克己制欲” |
| B.“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 |
| C.“政权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
| D.“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