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北半球图(大圆为赤道)。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若阴影部分为黑夜,则甲地时间为
A.9时 | B.8时 | C.15时 | D.16时 |
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则甲地时间为
A.15时 | B.9时 | C.3时 | D.12时 |
绿洲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完全与水源有关。有水是绿洲,无水变沙漠。下列能充分有效利用绿洲的土地,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做法是( )
A.开垦草原,尽可能扩大耕地,多种粮食 |
B.樵采天然植被,解决燃料不足问题 |
C.在草原地区退耕还牧且适量放牧 |
D.在内流河中、上游截流引水,修建水库,扩大流域的灌溉 |
下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土壤肥力下降 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水污染严重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改变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
①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能源 ②营建速生薪炭林 ③推广生活用电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⑤大力发展畜牧业 ⑥加强交通建设
A.①②⑤ | B.②⑤⑥ | C.①②⑥ | D.①②③④ |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650~1780年该区域(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 B.经历了移民开垦 |
C.农业结构复杂 | D.注重生态保护 |
进入20世纪后,该区域( )
A.气候持续干旱 | B.大力发展畜牧业 |
C.种植业产值降低 | D.实施了退耕还林 |
关于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两熟作物的需求 |
B.无霜期从南部的80天到最北部的180天左右 |
C.东北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春旱影响 |
D.气候条件制约着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 |
针对东北地区的地理、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东北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
①商品粮基地②商品棉基地③林业基地④畜牧业基地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