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为喜光作物,要求地温较稳定(12~15℃适宜),喜湿润且透气性好的土壤,宜施有机肥,忌渍水。广西大力推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具体做法如下:将土壤堆高起垄,在垄中播种马铃薯并施肥,然后覆盖稻草,待马铃薯萌芽出土后再将垄沟的泥土覆盖在稻草上(如下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材料和示意图分析,该栽培技术中稻草的作用不包括( )
| A.保温 | B.保水 |
| C.增加土壤肥力 | D.提高劳动效率 |
在垄与垄之间留有垄沟,这样可以( )
| A.利用垄沟发展渔业,增加农民收入 |
| B.增强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排水 |
| C.增大地表起伏,扩大耕地面积 |
| D.形成立体农业模式 |
读“亚洲四个国家城市化趋势图",回答小题。
四个国家共同的城市化特点是( )
| A.起步晚,水平低 | B.起步早-,水平高 |
| C.起步晚,水平高 | D.起步早,水平低 |
1990~2000年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是 ( )
| A.中国 | B.印度 |
| C.马来西亚 | D.印度尼西亚 |
与其他三个国家相比.马来西亚城市化的不同之处是( )
| A.城市化水平总是最低 | B.城市化水平总是最高 |
| C.城市化速度总是最快 | D.城市化速度总是最慢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促进四个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 A.新兴工业的发展 | B.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
| C.人口的快速增长 | D.城市环境的改善 |
我国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的阶段始于( )
| A.1 840年 | B.1949年 | C.1978年 | D.1990年 |
下列国家中,“滞后城市化”现象最突出的是( )
| A.印度尼西亚 | B.巴西 | C.墨西哥 | D.阿根廷 |
下列国家中,“虚假城市化”现象最突出的是( )
| A.阿根廷 | B.中国 | C.印度 | D.马来西亚 |
20世纪初期,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出现逆城市化现象;20世纪后期,逆城市化进一步加剧。据此回答小题。逆城市化现象表现为( )
| A.郊区和乡村人口向城市中心迁移 |
| B.城市中心人口向郊区、乡村迁移 |
| C.城市中心区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 |
| D.工业和商业迅速向城市中心集聚 |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
| A.城市人口减少和工业迅速发展 |
| B.城市中心商业和工业迅速发展 |
| C.人们追求生活质量和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 |
| D.城市中心人口出生率降低三、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
读“1998年部分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图”,回答小题。
世界上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国家是( )
| A.美国 | B.英国 | C.法国 | D.日本 |
该图反映出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 )
| A.城市化起步早 | B.城市化速度快 |
|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D.城市化水平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