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亚硫酸氢铵溶液与含等物质的量的NaOH的溶液混合: NH4++HSO3-+2OH-===SO32-+NH3↑+2H2O |
| B.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氢钠溶液反应至溶液恰好呈中性: Ba2++2H++SO42-+2OH-===BaSO4↓+2H2O |
| C.向明矾[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沉淀完全: 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 |
| D.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 |
Mg2++2HCO3-+Ca2++2OH-===CaCO3↓+2H2O+MgCO3↓
某元素的+2价阳离子核外共有18个电子,则关于此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比钾的原子半径大 | B.氯化物难溶于水 |
| C.离子半径比氯离子半径大 | D.碳酸盐难溶于水 |
溴的氧化性介于氯和碘之间。利用这一性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l—、I—离子加入到含Br—的溶液中,均可以将Br—氧化为Br2 |
| B.将Cl2缓慢通入含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Br—、I—的混合溶液中,Br—先被氧化 |
| C.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遇到氯气会变蓝色 |
| D.在KBr溶液中加入碘水,发生如下反应:2Br—+I2=2I—+Br2 |
下列各组气体,在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有
| A.SO2、O2、N2 | B.HCl、Cl2、CO2 |
| C.CH4、H2、CO | D.SO2、Cl2、O2 |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
| 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
| 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
| 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或大于3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
| B.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
| C.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二周期 |
| D.某元素的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该元素一定位于第三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