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与国之间如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不能彼此孤立,需要互相交往。让我们徜徉历史长河,探寻古代中国的外交足迹,汲取历史的真谛,启迪人生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的唐朝——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开放与广泛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1)根据材料概括唐文明的特点。用具体事例说明这一特点。(至少两例)
材料二 [宣德六年(1431年)某人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摘编《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
(2)材料二中的某人是指谁?他的壮举是世界公认的和平之旅,请说明理由?
材料三 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3)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材料四中“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该政策产生了什么恶果?
(4)综合以上材料,联系我国古代对外关系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称一架载有239人(其中有154名中国人)的航班MH370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事件发生后,中国迅速调动了多架飞机和多颗卫星开展对失联航班的搜索救援行动……
(1)救援过程充分体现了重工业制造对于国家发展的意义。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实行了什么举措,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此举措从多少年开始执行?实施得到了哪个国家的大力援助?
(2)此次中国搜救行动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那么,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多少年?其标志是什么?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它以什么为中心?
材料二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过程中,两支突起的“异军”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3)两支“异军”一支是指外资企业。另一支“异军”为农村致富和实现工业化开辟了一条新路,你知道这是指什么企业吗?
(4)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哪次会议成为改革开放的开端?
我当导游:
假若2005年夏天,你陪一个外国考察团到安徽省凤阳县农村考察,外国友人请你介绍1953~1956年、1958~1964年、1966~1976年和1978年以来该地发生巨大的主要变化。
图说历史
(1)历史上将中国举办的这次活动称之为什么样的外交活动?对中美关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2)这次活动后,中美关系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探索创业:
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十分落后,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制造。”
请你回答:
(1)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工业面貌,我们国家采取了什么样的行动?有何成效?你怎么样看待这些成效?
(2)对于振兴工业,你有何建议?
明辨是非:
(1)学习历史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小明就是一位细心、观察力很强的同学,他在学习中国现代历史中,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历史名词中都有一个“新”字,他感到有些困惑,请你帮助他分别阐释上述历史名词中“新”字内涵。
(2)有人说,儿童上学是家长和学校的事,家长和学校让上学就上,不让上学就不上,这样的做法和认识对吗?